上海新闻

谱写两岸共同家园建设新华章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76
4日,风和日丽,平潭澳前客滚码头建设如火如荼。目前,码头已进入最后建设阶段,承担两岸海上直航的“海峡号”客滚船已停靠在码头泊位上,整装待发。码头总投资4亿多元,为早日实现两岸海上直航,工期将由计划的24个月缩短为8.5个月。据悉,现在,码头已基本具备通航条件。

澳前客滚码头是平潭开放开发建设的一个缩影。沉睡千年的岛屿正在华丽转身,在平潭,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架桥、铺路、填海、建港……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全速推进:金井湾作业区1-5号泊位码头施工今年5月初动工以来,已完成投资8500万元;环岛公路、坛西大道、福平大道、坛东大道等“一环两纵三横”岛内主干道等正加快推进,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从2010年起,平潭连续5年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每年植树1000万株,截至8月底,已植下2013万株……

“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急迫感推进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相关领导说,今年在去年完成投资96.7亿元的基础上,计划完成投资300亿元,三年内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十二五”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两岸对接的条件。

中央和省里把平潭作为“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这是前所未有的探索创新,平潭肩负着神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目前,平潭开放开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条件艰苦,广大干群不怕苦、不怕累,为实验区开放开发默默奉献着——

在平潭入岛公路边,有一栋两层的米黄色小楼,这是实验区现场指挥部,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办三局”就在这里。在交通与建设局办公室,记者看到,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交通运输管理处、城市建设处、住房发展处等集中办公。“人家一个局一栋办公楼,我们是一个局一间大办公室,局长也没有独立办公室。”交通与建设局城市建设处工作人员欧阳志伟说。

欧阳志伟是平潭引进的首个博士生。“我们人手少,一个顶两个用。泡工地的时间比在办公室的时间多得多,每天都忙得连轴转。”他的工作量很大,主要负责建筑业管理以及参与房建、道路工程等前期审核工作,还负责建设类企业资质审核和招投标的管理等。

作为一名高级教师,林银秀原是泉州泉港凤翔中学政教处副主任。年初,得知省里要选派一批优秀教师赴平潭支教,他主动要求前往。“我要发挥优势,将先进教育理念灌输给学生,和当地老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他说,平潭开放开发全国瞩目,能来这里支教是他人生的一笔财富,他一定兢兢业业,为平潭教育奉献绵薄之力。

平潭,作为海西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福建省提出举福建全省之力支持其开放开发,在政策上赋予优惠,在人才上给予大力支持。去年,福州选派27名优秀干部支持平潭建设;今年,省里选派30名优秀干部到平潭挂职工作3年。

“这里是个大工地,条件很艰苦,但我们能克服。”挂职平潭交通与建设局的干部陈思明说,能到这里工作,他充满责任感与自豪感,将不辱使命,发挥专长参与建设。

“这群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年轻干部,迅速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参与平潭建设。”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获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在平潭广大干群的艰苦奋斗下,平潭建设“一天一个亿,一天一个样”,为两岸交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两岸合作交流正在这里频频上演——

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以来动建的首个大型项目——协力科技园正是来自台资,该项目总投资73亿元,将集研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下游应用于一个园区。“平潭干部群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苦干、实干、能干,我把公司放在这里是正确的选择。”协力(平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闯说。

为进一步吸引台胞到平潭投资兴业,6月,平潭发布《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从财税、用地用海、人才引进、加强教育文化及医疗合作、入出境便利化、台胞待遇等方面,提出19条支持台胞到平潭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在台湾引起极大反响,不少台湾朋友表达了来平潭投资的意愿。随着平潭开放开发的进一步推进,一定会有更多的台湾投资者进入平潭。”台商李云超说,未来,随着两地海上直航通道的开通,这里将成为台湾民众的第二生活圈。

据悉,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一年多来,已有近千批境内外各类考察团来平潭考察,其中台商占1/3以上,初步达成投资意向200多项,投资额1000多亿元,涉及高新技术、物流、房地产开发、旅游等10多个领域。今年前7月,平潭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9家,总投资3.41亿美元。至此,实验区已有外商投资企业62家,总投资超6亿美元。(王凤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