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为实现创新型省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94
“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前三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整体部署,省科技厅牵头组织研究制定了《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共计五部分的《规划》,明确了福建省“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福建跨越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新机遇 新挑战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科技工作依照《福建省中长期(2006~2020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技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结合更加紧密,区域科技进步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继续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十二五”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福建省科技发展既迎来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技优先发展成为中央决策。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更是把科技支撑作为应对危机标本兼治的重要措施。科技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成为各级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共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战略格局初步形成。

而世界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力量,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作为新一轮发展重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

就福建省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了国家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在新历史起点上,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创新资源、区域优势、产业特点等禀赋特色优势,增强创新系统和资源要素的联动效应与整体功能的跃升,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抓住中央赋予福建先行先试政策的有利契机,积极拓展科技创新的作为空间,特别是在闽台科技、产业交流合作中的作为空间,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思路 新目标

《规划》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以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保障,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着力实现重点领域技术跨越,着力满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规划》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加强规划衔接;二是突出产业重点;三是注重项目带动;四是创新机制建设。

《规划》提出福建省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内生增长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增进民生福祉的能力上新台阶,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战略性跨越,为实现创新型省份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福建省全社会R&D投入占福建全省GDP的比重确保达到全国2.2%的平均水平;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4人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1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9件;技术市场交易总额达80亿元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到2000家、创新型企业到400家以上。

  新任务 新举措

围绕“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发展大企业大集群、加强‘五新’技术研发示范、发展涉及民生的科学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等“十二五”科技发展的六项主要任务。

同时,围绕福建省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规划》提出,统筹优势科技资源,以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六大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民生工程等工作重点,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部署科技重大专项,在“十一五”启动的基础上,加快组织实施、加强整体推进;注重面向企业、植入产业,着力研发一批重大产品、关键零部件、核心装备等有形的技术成果,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发明专利、标准、工艺规程等无形的技术成果,造就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按照项目、基地、人才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机制,以科技的重点跨越,为福建省转方式、调结构和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十二五”期间将深化实施15个科技重大专项,其中A类10项、B类5项。A类是指与产业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能够在产业、企业中发挥作用,近期能产生显著成效的专项;B类是指经过“十二五”期间研发推进,可望在“十二五”末期或“十三五”产生效果的专项。

最后,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激励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等四项保障措施,确保《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的扎实推进和有效实施。

《规划》在客观总结“十一五”科技工作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二五”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福建省“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福建跨越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推进福建省“十二五”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