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县、乡党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88
58名45岁以下的干部担任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党政正职平均年龄降低3.4岁;

18名女干部,担任县(市、区)党政一把手;

福建全省县(市、区)委班子新交流任职干部388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43.74%;

99.1%、98.95%,县乡党委换届风气测评群众满意率较高;

……

郡县治,天下安。今年是市县乡(镇)党委换届年。福建省委对换届工作高度重视,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多次听取换届工作情况汇报,组织研究审定换届工作文件和具体政策说明,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换届政策规定,坚持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选干部、配班子,突出选优配强县党政正职,切实做到抓换届与抓发展“两个统筹”。

福建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福建省委部署,扎实推进县乡党委换届工作。截至7月13日,福建全省933个乡镇全部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截至8月5日,福建全省84个县(市、区)党委全部完成换届选举工作,887名党委班子成员候选人全部顺利当选。许多老同志说,这次选配的县乡班子,特别是县(市、区)党政正职素质好、有朝气、有活力、干事创业热情高。换届工作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严标准:配强党政正职

省、市、县党委把选优配强县乡党政正职作为换届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和重视基层用人导向,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范围选人,着力选拔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担任县乡党政正职。

干部年轻化大步推进。168名县(市、区)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6.3岁,比换届前降低3.4岁,其中县(市、区)委书记45岁以下25人,比换届前增加22人;县(市、区)长45岁以下33人,比换届前增加25人。

女干部数量明显增加。县党政正职中共配备女干部18人(其中女书记10人,女县区长8人),比换届前增加6人。

注重基层一线经历。168名县(市、区)党政正职中有同级班子副职经历的148人,占88.1%;有乡镇领导经历的81人,占48.2%;有企事业领导经历的19人,占11.3%。

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县(市、区)党政正职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56人,占33.3%;大学学历108人,占64.2%。

乡镇党委书记换届后的结构更趋优化,平均年龄42.8岁,35岁左右党政正职331名,占总数的35.4%;女党政正职141名,平均每个县(市、区)1.8名。

  强合力:优化班子结构

换届后,福建全省县乡进一步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经历互补、专业配套、科学合理的领导班子结构。

领导班子更加精干。84个县(市、区)配备干部887名,其中副书记168名(包括政府正职),分别比上届减少19名和84名;乡镇党委班子配备成员7598名,比上届精简1263名,其中乡镇党委副书记精简849名。

年龄和性别结构更加合理。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9岁,比上届低2.7岁;配备女干部201人,比上届增加22人。配备35岁左右干部134名,比上届增加72名,实现了县(市、区)党政班子要有35岁左右年轻干部和各配备有1名女干部的结构要求。乡镇党委委员平均年龄39.5岁,35岁以下干部1815名,占23.9%;配备女干部785名,占10.3%,比上届提高1.4 个百分点。

履职经验丰富。县(市、区)委班子成员中,担任过县级政府副职的338人,占38.1%;担任过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的406人,占45.8%。乡镇党委委员中有乡镇(街道)工作经历的占86.9%。

文化程度明显提高。县(市、区)委班子成员中,具有大学学历和研究生学历的分别占班子成员总数的72.2%和20.7%。乡镇党委委员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7.6%,比上届提高6.9个百分点。

  扬民主:夯实民意基础

发扬民主贯穿于换届工作全过程,进一步落实党员各项民主权利。

扩大党代表产生过程中的民主,适当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注意推荐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增强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县级党代表中,基层一线代表、妇女代表比例分别由上届42.5%、18.8%提高到43.45%、21.9%,领导干部代表比例下降1个百分点,代表选举的差额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乡镇党代表中,基层一线代表占57.5%,妇女代表占19.2%。

换届工作开始以来,各地共召开调研座谈会1203场,走访座谈干部群众45694人次,征求意见建议15211条,使形成党代会报告的过程成为明确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思路的过程,成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

扩大党代会选举过程中的民主,积极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充实介绍内容,有的乡镇探索通过组织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回答提问、演讲述职等方式,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

  促改革:激发干部活力

福建省委和各地党委把换届作为运用改革创新成果、探索创新举措的重大实践,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科学性和公信度。

规范换届人选提名办法。实行县(市、区)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及成员一并推荐、一并考察、一并公示、一并审核批复人事安排方案。加强市县乡换届人事安排衔接,较好地避免了上级党委换届对新当选县乡党政正职的“拉动”。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对新提名人选进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

改进干部考察办法。福建省委分三个阶段对县(市、区)党政正职进行考察酝酿:第一阶段,结合设区市领导班子换届考察推荐,一并对县(市、区)党政正职新任人选进行推荐;第二阶段,福建省委组织部在福建全省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综合平衡、集中酝酿,按多于实际需求50%的差额提出考察对象人选,提交市委全委扩大会议进行二次会议推荐,再由市委常委会议研究确定新任人选考察对象,差额比例高于30%;第三阶段,对确定的考察对象进行深入考察和延伸考察。

大力推进干部交流。提拔10名任职时间长、年龄偏大、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的县(市、区)委书记到省直单位担任副厅级职务,从省直单位选派7名优秀年轻干部交流担任县(市、区)党政正职;跨设区市交流县(市、区)党政正职11名。从省直单位选派9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到8个设区市(厦门除外)和平潭县担任乡镇党委书记,选拔22名乡镇党委书记交流到省直机关任副处级干部。从市直、县直单位选派211名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选拔334名乡镇干部到市直、县直单位任职。福建全省形成了机关干部下得去,基层干部上得来,各地之间流得动的生动局面。

  讲党性:确保风清气正

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多次强调换届工作要做到“三个一”,即形成一个好报告、选出一个好班子、培养一种好作风,坚持不懈抓好党性党纪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央“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抓好党性党纪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整个交接工作平稳有序,没有迎来送往、吃吃喝喝,形成了清新简朴的良好风尚。

福建省委派出6个专项巡视督导组,对市县进行换届纪律专项督导;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共组建94支换届风气监督联络员队伍,加强对换届工作的全程监督,建立违反换届纪律案件查核专办制度,实行立项督查,及时受理反映违反换届纪律的问题。

围绕发展抓换届,抓好换届促发展。当前,福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正把参与换届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建功立业,较好地实现了抓换届与抓发展两不误、两促进。(周琳 沈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