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福建福建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刚刚闭幕,交通运输战线即传捷报。19日,泉三高速泉州南惠支线建成通车;南安至安溪连接线开工。
● 开局之年,福建交通持续“百日会战”态势、弘扬“百团大战”气魄,“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一路高歌猛进。上半年,福建全省交通固
定资产投资完成364亿元,同比增长41%,投资额居全国第三。工作全面提速提效,省交通运输厅获得省政府绩效考评第一名。
● 福建全省交通运输“十大工程百个重点项目”正按既定目标跨越推进——
(一)
福建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战鼓擂鸣。福建交通人牢牢围绕大局,锁定目标,攻坚克难,敲响了向“十二五”大踏步迈进的铿锵鼓点。
开局之年,时间刚过半,福建交通人就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交通“十大工程百个重点项目”全面掀起热潮,上半年,福建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同期最多、序时进度创近年同期最快、在建规模创历史同期最高。福建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4亿元,同比增长41%,占年度计划45.5%,投资额居全国第三,增幅比同期福建全省和全国交通固投增幅分别高10个、26个百分点。各类在建项目超200个,其中高速公路37个、2230公里,普通干线90个、1800公里;港口码头60个;运输枢纽16个。建成普通公路约1300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约500万吨。基本完成肖厝、罗屿、莆头、东吴四大连片开发示范性作业区前期工作。
这亮丽的“成绩单”,凝聚着交通人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的艰辛和努力。
交通为民实事工程扎实推进,落实公交优先,福建全省又新增更新744辆公交车,新增60条公交线路;更新出租车915辆;新增更新农村客车590辆,新开通线路52条,群众出行更舒适方便。闽台“三通”又取得新进展,闽台海上和空中客运直航运送旅客双双突破100万人次。“公路港”物流园区建设也创新业绩,三明市“公路港”经验被福建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积极稳妥推进重大交通改革,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部署,推进福州(福州-宁德)、湄洲湾(泉州-莆田)港口整合前期工作。交通综合执法总队挂牌成立,稽征人员划转基本完成,向着建立高素质执法队伍目标迈进。行业文明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厅党组连续第五届被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厅机关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省交通运输厅获得2010年省政府绩效考评第一名……
这亮丽的“成绩单”,映射着交通人积极作为、开拓进取的精气神。
高速公路“主力军”依然急行在海西大通道建设的新征程。上半年,高速公路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25亿元,同比增长39.8%。今年计划建成通车的8个项目中,福泉、厦漳扩建、南惠支线已通车,建成扩建里程和新增里程约200公里,福州南连接线项目接福银路的祥谦互通至终点段力争10月底完工、确保年底实现全线建成通车目标,永宁项目确保年底通车,福州绕城西北段项目闽侯改线段、龙浦项目、莆永项目龙岩段计划年底建成通车……年内海西网高速公路将突破2700公里;年内拟新开工的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漳州东山联络线、厦沙线三明尤溪段、泉三高速公路南安至安溪连接线等项目已开工,7个项目工可获批……
这亮丽的“成绩单”,续写着交通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定与执著。
福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给予高度肯定:交通运输厅任务重、压力大,很不容易。望再接再厉加强协调,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如期进行。
(二)
“十二五”,福建交通运输发展画卷,波澜壮阔、浓墨重彩。
福建交通人着眼于建设全国交通运输强省总目标,今年十大工程百个重点项目要完成投资800亿元,奠定坚实的基础。五年投资要完成4000亿元,力争比“十一五”翻一番。
而今迈步从头越。
正当福建交通人吹响大干快上冲锋号,却遇上国家宏观调控趋紧,银根紧缩。影响所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整体进度显著放慢,上半年全行业投资增幅仅为15%,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十个百分点以上,有的甚至出现停工现象……福建省交通发展目标也同样面临严峻挑战,除资金外,项目前置手续更加严格,前期工作进度受限;征迁难度加大,进度推进受到制约……
是“顺势而为、观望等待”——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等待宏观环境宽松、银根宽松了再来加快推进;还是“逆势而上、借势造势”——知难而进,负重奋进?
福建交通人选择了后者。
因为,福建交通人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受历史原因影响,福建省交通已经数次错失战略机遇,“十二五”不进则退,不进则很难再有机遇赶超先进省份。
因为,福建交通人还算了这样的一笔账:建安成本每年大概以15—20%在增长,单从项目路网加快形成的社会效益、项目节约建设成本尽快投产的经济效益等角度,也都要求项目加快建设。
时间不容等待,光阴不会重来,机遇不抓即失。
福建交通人坚定了决心:咬定今年和“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不放松。实现“十二五”突破,彻底改变相对中国沿海地区落后的福建交通面貌。
这是交通人的历史责任,这是八闽儿女的期待!
交通人说,宏观调控,任务繁重,困难重重,这正是对交通运输系统执行能力的考验。交通人想的是如何继续发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交通精神! 交通人想的是如何在关键时候拉得出、打得赢!
资金是项目的“粮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拓展融资渠道,确保项目资金不断链,交通人绞尽脑汁,想方设法。
未雨绸缪。去年,交通人就灵活运用融资租赁、保险债权等金融创新产品,通过盘活资产“筹钱”,以备后续之需。高速公路福宁公司与国银金融租赁公司一笔就签署了80亿元融资租赁合同,这是迄今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最大规模的融资租赁,为今年解了燃眉之急。
人们看到,面对资金筹措形势日趋严峻,加大了与中央部委沟通汇报,上半年福建省领导和交通运输厅领导因此多次带队上京,争取国家政策资金项目更大支持;加强了银企战略性合作,上半年省交通运输厅、省高指组织召开多次金融机构合作座谈会,积极争取银行创新融资产品,落实贷款。同时,积极联手世界金融组织,上半年农村公路改造项目、湄洲湾航道三期分别申请世界银行贷款5000万美元,助推大港口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工程建设。
一道道融资密码在破解。今年以来,中央、省、市共投入高速公路项目资本金就达70亿元;上半年,高速公路就获新增贷款140亿元……同时,加大资金统筹管理力度,着力解决重点项目之需,建设资金因此临危不危、临险不险。
前期工作是加快推进的关键。省交通运输厅为此成立了领导小组,层层跟踪,力求突破。按照能快则快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前期工作机制、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凡是列入规划项目特别是这两年要开工项目要预拨前期经费加快前期工作;优先推进对全局有影响、具有通道效应的跨地区项目以及本地区社会高度关注、对民生有重要影响的项目。
紧盯审批环节,自下而上、层层跟踪。报件不管到了哪级哪个部门、哪个处室哪个经办人,都派人专门驻点紧盯,常跑紧跟,经常沟通,实时掌握情况,及时补缺补漏,缩短审批时间。在保证科学、合理的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交叉推进工可和勘察设计的方式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有效地缩短审批时限。
无障碍施工是加快推进的“法宝”。高速公路发挥了“省市共建、建设以市为主”的体制优势,在全国首创无障碍施工模式并在福建全省大力推开。
推行“一线工作法”:征迁交地后施工及时对接,政府部门现场驻点,在施工现场及时协调解决个别民事纠纷、阻工等问题,以人为本、妥善处置。
严格督查、严明制度。对征迁进度滞后、阻工严重、个案问题久拖未决的项目,实行挂牌督办。同时强化奖罚,将征迁进度、施工环境与征迁工作经费挂钩,确保地材、火工品等施工要素及时有效供应,为加快建设提供了的良好环境。
效果在显现。借助无障碍施工这一有效的工作机制、工作合力、工作基础,许多项目的征迁遗留问题解决了、瓶颈制约突破了、建设进度加快了,有的项目工期提前半年以上。
标准化建设是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已全面贯穿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
今年交通运输部将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经验树为“标杆”,向全国推广。福建省交通建设领域正以此为动力,继续保持领先之势,将标准化管理向纵深推进,促进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管理行为更加规范、施工工序更加科学、施工工艺更加先进、施工作业更加安全、施工行为更加文明、施工控制更加有效。
这,既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高、管理集中、质量有效控制的“集中作业”优势,实现施工“加工工厂化”,还有效遏制工程质量通病,全面提高了实体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加强领导从组织上予以强力保障。每个攻坚项目都指定一名处级干部作为“团长”,蹲点现场,加强一线协调、督查。
加大现场协调服务,尤其是拟年内通车等重中之重项目由厅和高指领导直接挂钩负责,并实行日巡查、周调度和三天一报的制度,其他项目至少半个月召开一次调度会,现场指挥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对进度滞后、存在严重问题的标段实行挂牌督办。
(三)
迎难而上跨步赶超 一马当先接续会战
福建交通正向着“十二五”目标高歌猛进,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有条件的自然村通水泥路……
高速公路大通道路网全面加快构建:到2012年,福建全省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到2015年,建成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力争与周边省份进出口通道达到17个,基本形成“三纵八横”海西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福建交通人正紧紧围绕加快形成“对外开放、对台交流、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四大战略通道,努力在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工作中,先行先试,适度超前,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夯实海峡西岸经济区腾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