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辟出专门章节阐述建设两岸合作的平潭综合实验区。
此前,平潭开放开发首次列入国家规划。今年3月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福建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
这些表明,作为海西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平潭开放开发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此为新机遇,平潭上下正认真学习贯彻《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对台优势,先行先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承载厚望,
平潭开放开发态势良好
4月平潭,和风煦日,潮平海阔。
澳前猴研山一块岩礁上,矗立着一座石碑,碑上地图标示出平潭与台湾新竹市的位置,上面用猩红大字写着:祖国大陆-台湾岛最近距离68海里。
几十年来,对平潭人而言,宝岛台湾更多的只是隔海相望;而今,平潭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桥头堡。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出台。《意见》指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
为此,当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努力把平潭建设成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和海西科学发展先行区。
随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横空出世——平潭迎来了新的历史定位。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福建省委、省政府把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作为海西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战略突破口。2010年2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并被赋予设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平潭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迎来全新时代。
平潭主岛面积32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这里,开发空间广阔,主岛海坛岛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可供建设用地面积160平方公里;这里,海岸线资源丰富,具备建设大型港口的条件;这里,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海滨沙滩甲天下,海蚀地貌冠全球”之美誉。
然而,在提出建设综合实验区伊始,外界并不看好平潭,当地干部群众对平潭发展也缺乏信心。
党中央、国务院从两岸交流、祖国统一的大局考虑,将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有关部委密集调研平潭开放开发,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福建更是举福建全省之力建设平潭,提出“不争论、不折腾”,全力推进平潭开放开发。
平潭被寄予厚望。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等先后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平潭发挥区位优势,建立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的平台,积极探索建立一个比较有利于开放开发的机制,努力在两岸交流合作中走在前头。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平潭开放开发。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等福建省领导多次赴平潭调研,要求平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立足平潭实际,发挥后发优势,创造“平潭速度”,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与此同时,平潭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总体发展规划》、《总体规划(2010-2030)》。
“蓝图已绘就,平潭打造两岸同胞美好家园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外界以及当地干部群众对平潭开放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平潭开放开发建设走入春天。”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人信心满满。
定位明确,谋而后动。有政策、资金支持,平潭掀起开放开发热潮,处处呈现出一派大干快上的火热态势,开放开发态势良好。据悉,“十二五”期间,平潭将投资2500亿元。到2015年,连接岛内外的重大交通通道和市政基础设施将显著改善,初步形成全方位开放开发基础条件,现代化的新兴海岛城市初具雏形,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五个共同”,
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
建设综合实验区,这是一条无人走过的发展之路。那么,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其他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又有何不同?
“平潭开放开发肩负两岸交流、祖国统一的重要使命,需要探索两岸合作的新模式。”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平潭综合实验区从一开始就要求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建成后将由两岸民众共同受益。
根据这一崭新定位,平潭开放开发,将积极探索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五个共同”和“建设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构想提出后,引起台湾各界广泛关注,台湾同胞参与建设意愿强烈。
“平潭的开发建设,从一开始就倾注了台湾同胞的智慧,从规划到建设,处处都有台湾同胞的身影,这正是平潭开放开发独特之处。”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青松说。
去年初,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从20多家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与英、德、日等国的设计机构参与平潭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由台湾四大工程顾问公司共同组成的平潭开发投资筹备小组,在平潭区域规划、开发、建设,以及打造平潭智慧岛、信息岛、低碳经济岛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平潭还邀请台湾规划机构参与编制各专项规划。
据介绍,实验区设立一年多来,已有近千批境内外各类考察团来平潭考察,其中台商占1/3以上,初步达成投资意向200多项,投资额1000多亿元,涉及高新技术、物流、房地产开发、旅游等10多个领域。包括台湾中小企业联合会、海峡产业投资基金、冠捷科技集团、远雄集团、世新大学等台湾一批重要工商企业、行业团体、高等院校纷纷组团到平潭考察,探讨合作事宜。
实验区成立以来,第一个动工的大型企业就有来自台湾的资本。去年12月底,总投资57亿元的协力科技产业园正式动工,预计第一个集成电路工装测试厂今年底便可投产;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和用地申请的冠捷电子信息产业园总投资16.4亿美元,主要建设液晶面板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共10家企业,预计2年内可投产。
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同样精彩。实验区在幸福洋组团规划建设平潭大学、产业创新研究院及职教园区,目前,正加快推进已签约的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合办的福建海峡学院落地,确保2012年秋季招生。省内重点高校与台湾其他大学合作建设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
去年底,平潭澳前客滚码头、福州至平潭高铁同时动工。码头投入营运后,将争取开辟对台高速客滚航线,届时从平潭到基隆3.5个小时,到新竹仅1.5个小时;福州至平潭高铁,这是规划中的北京至台北铁路在大陆的最末端,未来将从这里通过两岸海底隧道直达台湾。随着这两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陆与台湾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两岸人民共筑美好家园的愿景又近了一步。
……
“用20年再造一个厦门。”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到平潭开放开发时如是说。
平潭的蓝图令人惊叹,平潭的未来让人期待!相信,若干年后,平潭将成为海西一颗璀璨的明珠。届时,提起福建,人们会说:南有厦门,北有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