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着力解决基层人才短缺问题
新医改实施以来,福建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环境得到有力提升,看病难、看病贵得到一定缓解。不过,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基层医卫人才短缺就是其中之一。
泉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王祖耀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林楠委员说,由于业务水平提高难、待遇低等因素的制约,乡镇卫生院很难吸引到人才。他们建议,建立轮岗机制,在住房保障和子女就学等方面出台倾斜政策,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县级以上医院退休人员到卫生院发挥余热等,缓解人才紧缺问题。
永泰县中医院副院长黄玲委员说,由于基层医院的非在编人员很多,他们的养老金都要由基层医院自筹缴纳,医院压力大。我国已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将逐步实现全国统筹,因而,她建议福建省先行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福建全省统筹,免除基层医卫人员等的后顾之忧。
教育:
加大幼教农村师资培养力度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张雅芝委员认为,福建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连续几年居全国之首,这是福建省重视教育的真实写照,未来应继续加大投入,夯实教育之本。
针对幼儿园师资短缺的现状,宁德师院副校长刘慧宇委员建议,依托各地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并以县为单位,从农村小学富裕学科教师中选择适合幼教工作的教师,经转岗培训后补充到幼教工作中,同时积极引导培训非幼教专业高校毕业生担任幼儿教师。
泉州市洛江区双阳中心小学副校长庄华委员认为,目前,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实行城乡统筹,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
高等教育不仅要量,更要质。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翁家宝委员和莆田学院医学院院长王少华委员认为,要对高校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保障房:
吸引民资参与公租房建设
委员们认为,福建省应加大投入,加快保障房建设进度,以实现“居者有其屋”。
龙岩市工商联主席张琼珊委员认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除了政府作为之外,还需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租赁房建设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要制定出台金融、信贷、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建设成本,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建设。
省血液中心党委书记陈烈平委员说,目前,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房的供应对象大都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刚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年轻职工尚未被纳入保障范围。在房价高昂的情形下,仅靠年轻人自己的积蓄很难买房,或者买了之后就成了“房奴”。他建议,适当降低保障性住房的申请门槛,将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提供给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年轻职工,或为他们提供公共租赁房。(段金柱 包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