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年,国家和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出台惠农政策,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他说,“我参加福建省政协4次大会,连续提出4份提案,前3份都已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回复,我很满意。”
这4份提案围绕新农村建设,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村容村貌、农村管理等方方面面。4份提案,见证了“十一五”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新跨越。
2008年,朱光木第一次参加福建省政协大会,提交了《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加大对山区老区农村垃圾治理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这几年来福建省财政投入大量资金,福建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持续深入开展。
为激励年轻村主干服务农村的积极性,他提交《关于从优秀村主干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的建议》,福建省委组织部和省公务员局做了回复。截至去年3月底,经福建全省统一的笔试、考察、面试、体检、公示等程序,有97位优秀村主干被录用为乡镇机关公务员。
他作为附议人提交了《关于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省财政厅、省经贸委、省农信社、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作了认真的答复,小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民互助担保机构等一系列金融措施在广大农村落地开花,解决了农民生产的资金困难。去年11月,福建全省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支行在朱光木所在的小陶镇开业。
一份份提案得到落实,进一步激发了朱光木的积极性。今年,他结合五大战役的实施,提交了《关于给予山区重点小城镇扶持政策的建议》。
介绍完自己的提案后,朱光木拿出一张纸条,这是他听说记者要来采访特地准备的“讲稿”——“过去这5年,我们村修了2座桥和600多米的防洪堤,开了2.7公里的路,建了幼儿园,还有路灯、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发展起设施农业,搞大棚蔬菜,搞绿色环保生态养殖,实现沼气集中供应。不仅自己发展,还带动周边其他6个村发展。”
“我们村去年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720元,村财收入50.5万元,分别是2006年的11.34倍、1.67倍和3.15倍。”他说。(赖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