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福鼎、福安、福清,福建有不少地名都含着“福”字,这表达着福建人民对平安的祈盼和幸福生活的向往。确保一方长治久安,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去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为期5年的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用5年时间在福建全省开展深化“平安福建”建设活动,把福建建成全国最和谐稳定的省份之一。随之,各地将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列入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平安建设作为评选精神文明、党建等各类综合性工作先进的前提,通过持续加大保障力度、强化目标导向、宣传发动群众,营造出“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如今,福建省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已从当初的60%提高到94.72%,认为居住地安全和基本安全比率达96.09%。福建省在2009年度全国综治考评中位居第四,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省”。
综治责任到岗到人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
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把综治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来抓,明确将建设“平安福建”作为综治工作的战略任务。从2005年起,福建省委、省政府就将创建“平安县(市、区)”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连续12年来,福建省委书记、省长每年都与各设区市党政一把手签订综治责任书。各地各部门都明确规定,各级党政一把手是平安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平安建设的实绩被作为一把手年度述职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地不断健全领导干部综治实绩档案,完善综治黄牌警告、一票否决权制,逐步规范干部考核、晋职晋级时征求综治机构意见的程序。福州、漳州、莆田、龙岩等地坚持每季度开展群众安全感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和群众反映的意见,对警情高发的乡镇(街道)实行治安捆绑问责,测评排在末位的县(市、区)限期整改。三明、莆田等地还将综治履责情况与干部激励机制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综治责任的到底到边、到岗到人,提升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综治维稳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目前,群众对综治工作的认可率达86.67%,同比提高0.65个百分点。
创新管理保平安
今年春节过后,在晋江宏辉汽配公司打工的贵州人陈洪将在老家读书的女儿接到身边。他租住地的片区小学因部分场地装修,接收插班借读生有困难。全家团聚虽然高兴,但陈洪很担心女儿的上学问题。罗山街道罗裳社区流动人口协管员得知此事后,多次与学校协商,及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悉,晋江率先在福建全省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积极探索将暂住证改居住证制度,对在晋江有固定合法住所和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外来务工人员,进一步放宽条件、简化手续,方便办理落户,并在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同时,对流动人口数据实行统一采集、录入、管理、资源共享和分别使用,并推行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模式,提高流动人口的登记办证率。
晋江的创新做法被推广。目前,福建全省已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站(所)900多个,泉州、厦门等地基本形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组织网络。
和晋江一样,福建全省各地积极创新创造,保稳定、保平安。
泉州丰泽公安分局清源派出所针对辖区内流动人口聚集、治安环境复杂的状况,提出“小联巡大联防”的治安防控新举措。“小联巡”就是整顿所辖10个社区治安巡防队,划分4个联防片区;整合治安巡防队员,完善充实巡逻车辆和对讲系统等,每周开展2次区域联防巡逻。“大联防”就是由派出所和街道党政领导带队,每月在一个社区对出租私房、流动人口聚集场所、治安复杂区域和重点部位以及重点人口开展一次大清查,在交通要道设卡打击路面违法犯罪。
福州市公安边防支队将498台“移动警务通”配发给基层派出所、侦查队。这个随身携带的装备和全国公安网联网,路面执勤执法官兵通过它可查询在逃人员、被盗车辆等信息,还可对嫌疑人实时比对,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传回公安网数据库。
这样的创新举措在福建全省各地不断涌现,推动了新一轮“平安福建”建设的深入开展。
筑牢平安建设基层基础
平安建设,任务重心在基层,工作难点在基层,作为空间也在基层。基层安定,全局稳定。
近年来,福建全省各地各部门围绕建设“平安福建”主线,着眼发挥基层第一道防线作用,因地制宜探索总结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今年初,省综治委全面启动新一轮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基层综治信访维稳力量,乡镇(街道)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室进驻中心集中办公,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等派员参与,其他基层涉稳单位作为联动单位一体运作,全面实行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突发事件联勤、重点人口联管、基层平安联创。
9月,省综治委提出,至今年底,在福建全省所有县(市、区)组建网络舆情引导员队伍,在所有乡镇(街道)全面建立维稳信息员和维稳群众工作队。维稳信息员通过及时收集和报送各种矛盾纠纷和涉稳信息,使党委政府能预知进而预防;维稳群众工作队平时主要疏导群众情绪,解决群众诉求,一旦发生突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隐患,迅速有组织地赶赴现场,稳控局面、平息态势,并做好善后工作;网络舆情引导员队伍通过运用网言网语,引导网络平和理性反映诉求、表达观点,营造良性互动的网络舆论环境。
“三支队伍”职责不同,目标一致,就是预知预防,及时应对,有效化解基层突发、群体性事件。
同时,福建全省综治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制定了各自的平安建设方案,开展了“平安校园”、“平安交通”、“平安家园”、“平安库区”、“平安海域”、“平安单位”、“平安金融”等创建活动,各部门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积极性明显,齐抓共管局面进一步形成。
“平安福建”战略一步步推进,平安建设成效不断深化。如今,福建全省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达75.7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正以蓬勃发展之势,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包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