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5年,新启动或滚动支持10—15个科技重大专项,每年组织实施50个以上区域科技重大项目和30个以上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力争尽快获取和转化一批重要成果,造就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壮大成长型产业集群。加快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重点培育集成电路与软件等若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在今后5年内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500家以上。
今后5年,新增15个以上科技富民强县试点,重点转化300项以上农业“五新”成果,培育50个以上适于福建省需要的种植、养殖新品种,研发一批农副产品高值化精深加工关键技术。
在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扎实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科技金融试点工作,积极争取福州、厦门国家级高新区开展非上市企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构建省创新创业企业非公开股权融资与交易市场平台。在2015年前,培育国家、福建省知识产权强县(市、区)50个以上,培育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00家以上,培育知识产权试点中小学150所以上。建成三明、厦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新增泉州、漳州、宁德3个国家级专利展示交易中心。
在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打造10个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至2015年,培育20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达到500家以上,树立一批引领创新、跨越发展的样板企业。重点建设30个左右省级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开展创新方法培训。
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两岸科技合作,深化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抓好惠安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等9个合作基地的规划和管理,打造两岸科技产业对接平台和台湾高科技产业向大陆转移的重要聚集地。推进闽台产业深度合作,吸引台湾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来闽共建创新平台,鼓励台商投资高新技术园区,推进闽台光伏电子等产业深度对接。探索建立闽台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和执法协作机制,力争建成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福建巡回审理庭。(李珂 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