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明势谋势 乘势而上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76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明势谋势,乘势而上,才能抢占先机。

探访天津滨海,在惊讶于高歌猛进的滨海速度的同时,给记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天津上下对大势的洞察,对机遇的把握。

机遇的把握,得益于开阔的视野与思想的解放。

当历史的机遇垂青于滨海时,天津的决策者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区域经济发展变局、把握世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他们以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气魄谋划新区发展,以“双城战略”凝聚全市力量与共识,以“一城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宏伟蓝图吸引世界眼光。机遇,因此不再只是决策层的要求与号召,而是紧紧联结了天津上下的美好前景与工作要求,是国内外企业面临的难得商机,是创业者一个个大有作为的平台。

这样把握机遇,使新区开发建设一开始就抢占了制高点。

机遇的把握,来自于科学的态度与扎实的作风。

在滨海新区建设中,上上下下对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高度重视。

兵马未动,规划先行。滨海新区政府研究室主任李彩良告诉记者,在滨海新区除了《规划纲要》外,滨海新区每个功能区、每个项目都瞄准先进标准,制定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可以说,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上的每一块土地,都在规划的掌控中。

有了规划,更要注重规划的严肃性。在滨海,每一个功能区、每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对规划都能了然于胸、严格遵循,减少了实际操作中的拍脑袋与长官意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滨海的发展蓝图中,虽然主要依托的都是数十亿、上百亿的大项目,但在规划发展中,很少只单纯考虑某一个项目的发展要求,而是通过每个大项目,带动一个数十平方公里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区域的整体发展。这种强烈的区域性整体开发概念,以及由此带来的科学规划、环保节能、生态宜居、产业集聚等科学发展理念的集成和实践,其意义与效应更加深远。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规划是生产力”,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滨海的发展得以对接国际标准,抢占科学发展的高地。

抓住机遇,需要主动作为。不作为,机遇稍纵即失,也就无机遇可言。

目光所及,便是行动所向。天津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敢想敢干,超常运作,强势推动。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这里许许多多引以为豪的“无中生有”,是他们在产业发展上主动出击,主动对接的成功案例。如,在引进空客A320项目后,又瞄准带动性强的航空航天产业,促使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大火箭产业化基地、中航工业直升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卫星有效载荷共“三机一箭一星”也相继落户。航空航天产业从无到有,仅用3年即成长为滨海第一优势产业,使滨海成为全国唯一兼有航空航天产业的经济区域。

大视野带来思想大解放,发展大突破。短短几年中,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与大型央企相继落户,关系国家命脉和核心竞争力的滨海工业八大优势产业得以快速成长,构成滨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变”。审时度势、主动作为,滨海新区,对于正在加快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我们以良好的启示。(梁建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