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近年来,福建教育系统一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日前召开的福建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对今年福建省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了总体部署。省教育厅厅长鞠维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了具体介绍。
规范办学行为 减轻课业负担
“把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做法要切实改正。”鞠维强强调。今年,福建省将启动中考学科全等级招生方案课题研究,提高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初中校的比例,进一步探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应用,发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倡导和推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学会动手、学会思考、学会做人。
“中小学办学行为不规范、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一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鞠维强表示,前不久,福建省专门出台意见,从课程设置、作息时间、考试评价、招生行为、教学用书等5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后,义务教育阶段除中考外,将不再组织市、县两级的统一考试。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其他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同时严禁学校和教师占用节假日和休息(含晚自习)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切实地把学生课业负担降下来。据介绍,福建省拟将2010年确定为“办学行为规范年”,省里将开展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违规办学行为,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新秩序,确保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不规范办学行为。
立学先立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今年福建省将进一步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上下工夫,要求学校实施家访制度,加强家校联系;教师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思想辅导,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切实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同时,福建省还将要求中小学校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由公安司法部门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
推进标准化建设 整合优质资源
鞠维强说,经过多年努力,福建省已经基本满足了群众对子女“有学上”的基本要求,当前的迫切任务是满足更多渴望孩子“上好学”的美好愿望。为此,今年福建省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实现义务教育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均衡配置;同时,还将继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进一步打破城乡和校际之间的体制分割,鼓励和支持区域内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通过整合、捆绑、重组等方式,形成师资队伍合理流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办学共同体,通过这一平台 “扬峰填谷”,逐步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择校” 等问题。
推进师资交流 强化师德建设
教育的均衡关键在于师资的均衡配置。鞠维强表示,今年福建省将下工夫在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上做新的探索。一是县域内教师校际交流,省里将在总结11个试点县(市、区)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二是要继续做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促进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此外,今年福建省还将广泛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组织实施师德考核,对违反20种师德禁令的采取“一票否决”,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师德师风问题,表彰和树立一批师德典型。
关爱困难群体 落实教育惠民
“把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用系列惠民政策推动教育逐步走向公平,这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心所在”,鞠维强表示,今年福建省将在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特殊教育提升工程等惠民工作。
今明两年将重点解决校舍达标问题。今年福建全省将安排资金11.56亿元,对福建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等不达标校舍进行加固、重建;对洪涝、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地区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迁移避险。
同时,从今年起,福建省将用3年时间,安排资金1.49亿元重点扶持19所特教学校;推动特殊教育由义务教育向学前、高中阶段延伸,特教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享有“两免一补”政策,将延伸至特教学校中的高中教育阶段三类残疾学生;今年起,残疾考生参加高考的,凡不影响其所报专业学习、高考成绩达到福建省属高校专业录取分数线的,均予以录取,福建省还将依托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福建全省单独自主招收听障考生;同时,将进一步加快县级特教学校建设步伐,力争将2010年福建全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提高到91%以上。 (记者 张颖 通讯员 林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