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福建省有贫困归侨5636人,普遍存在“一高三低”(即年岁高,文化水平较低,就业率低,收入低)的状况。近年来,福建省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有效解决了华侨农场职工住房、社会保障、土地确权发证、历史债务清欠和社会职能剥离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2009年又下达华侨农场职工社保、医保补助资金5697.31万元,“侨居造福工程”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111万元,华侨事业费1495万元,完成了华侨农场历史遗留问题的扫尾工作。但是,不少归侨侨眷尤其是散居社会的归难侨生活还比较艰苦,社会保障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加大保障和改善侨界民生状况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在日前召开的省“两会”期间,这个问题引起福建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并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了解归侨中生活困难侨胞的实际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政策和举措。
今年,福建省各级侨办将积极推动“关爱工程”建设,重点解决散居社会贫困归难侨的困难。要加大投入解决他们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对于符合低保条件、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散居贫困归难侨,要做到应保尽保;对于未参加城乡医疗保险的散居归难侨,要采取特殊政策,帮助纳入医保,实现医保全覆盖。要协调相关部门建立散居社会贫困归难侨扶助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贫困归难侨的生活,使广大归侨侨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同时,要以《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20周年为契机,开展“侨法宣传月”活动,加大涉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健全涉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查办解决重点信访案件,推动各类信访案件的解决和化解。做好联系挂钩的300家侨资企业跟踪服务工作,建立侨资企业数据库,举办侨资企业培训班,发挥侨商法律顾问团的作用,妥善解决涉侨经济纠纷和案件,维护侨胞归侨侨眷合法权益。(记者 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