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走向世界——宁德成功问鼎世界地质公园(图)

来自:宁德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4

  魅力宁德世界殊——宁德争创世界地质公园长镜头  (图片均由市申世办提供)

  地貌独特的宁德世界地质公园  (图片均由市申世办提供)

  白云山九龙洞  (图片均由市申世办提供)

  白水洋水上广场  (图片均由市申世办提供)

  太姥山夫妻峰   (图片均由市申世办提供)

  宁德!成功了!

  成功问鼎世界地质公园,跻身世界级品牌!

  2010年10月3日,这激动人心的佳讯从遥远的希腊传来,八闽大地为之自豪为之欢腾,宁德人民更为之振奋。这一天,将永远被载入宁德发展史册,宁德又收藏下一块举世瞩目的丰碑!

  世界地质公园,一个地方走向世界,为亿万人瞩目的闪亮品牌和耀眼名片。对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宁德,更是如此。为了迈向这一世界级品牌,宁德自上而下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人一我十,奋力攻坚,奇迹般地将宁德地质公园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三大核心园区面貌打造一新,将一轴地质长卷浓墨重彩呈现在世人眼前。这三年间,宁德人民付出了很多,奉献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脱颖而出 铿锵迈出坚实首步

  2008年10月,就在全国人民还沉浸在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喜悦之时,宁德,一个南方的滨海新兴城市,也在传递着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北京召开的第五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内推荐评审会上,宁德市人民政府表达了330多万宁德人民的共同梦想与期待:通过世界地质公园的评审,将把宁德和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造福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人民。

  “宁德得分86分……”

  评审结果一宣布,宁德申世代表团一片沸腾,相拥而欢,而远在家乡的宁德人民在第一时间听到北京传来的喜讯,更是敲锣打鼓、载歌载舞。

  宁德地质公园最终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正式入选2009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推荐名单,这意味着宁德地质公园得到了国内专家的充分认可。

  而这骄人成绩的背后饱含着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们的辛勤汗水。申报初期,为了让世界能够最直观、最真实、最全面地了解宁德独特的地质遗迹和人文自然景观,市政府特别委托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编制宁德地质公园的系列申报材料。专家们精心策划、反复研究,对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科研科普进行了认真地实地勘察和策划研究。市申世办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编写各类申报材料,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专家的心血付出和申世办全体人员的努力,汇聚成了一本本装帧精美、内容详实的申报材料,其中8国文字版的《宁德地质公园概况》更是凝聚了全体申世工作人员的巨大心血。终于,在2008年国内推荐评审会召开之前,一套完整的申报材料送交到了国内评委手中。

  同时,在积极争取省政府的支持方面,市申世办工作人员都在第一时间将涉及申报的一系列问题向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作汇报,并与有关部门进行多次协商,可谓人跟文件走,无数次来回奔波在宁德与省城之间,正是这种坚韧、执着的毅力与干劲,感动了所有专家、领导,使之相信宁德一定会如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福建、为中国争光。最终宁德争取到了上级的支持与认可,同意由宁德市单独申报。申报材料出来后在第一时间呈报省长签字,随后又“快马加鞭”呈送到国土资源部,当面向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表达了宁德申世的信心与决心。

  随后,在10月11日的国内推荐评审会上,我市代表团通过主动与评审专家联系、呈送详实的申报资料,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使评委在会前就对我市情况有了较多的了解,于是便诞生了上述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从这一刻起,宁德已经将目光瞄准到更高层次的目标,那就是摘取世界地质公园的桂冠。

庄严承诺 申世工作渐入佳境

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触手可及的青山绿水与亿万年前的地质故事,在岁月的洗礼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自然品格和人文品位,成为一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自然遗存和文化遗产。面对地质财富,今天的宁德人民在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发扬的道路上,迸发出更多的梦想和期待。

而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前提是国家地质公园要先揭牌开园,白水洋、太姥山两大园区在2007年就着手地质博物馆、地质公园标志、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为了争取在申报之前完成这项任务,两大园区管委会分秒必争,日夜苦干,终于在2008年3月完成了博物馆的主题工程和附属工程,并在半个月内完成了博物馆内部的标识和标本摆放。宁德,以前所未有的飞跃,向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目标坚实迈进。

2009年2月17日,在宁德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政府向宁德人民庄严承诺:要把成功申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目标。市委书记陈荣凯非常关心宁德地质公园的申世进展,要求举全市之力,确保申世成功。代市长廖小军上任伊始,即深入宁德地质公园各景点检查指导申世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此之前,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得到了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省政府专门成立了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宁德申世工作;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领导小组,近20多个部门和福鼎、屏南、福安三县(市)政府主要领导全部进入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申世办,筹备指导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具体工作;市里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保障申世工作。

随后,紧锣密鼓、有条不紊的申报工作开始了,市政府按照世界地质公园的226项申报标准,制定了宁德申世工作主要项目实施计划表,经过精心周密的部署,全市上下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009年8月,通过拜访有关评委专家得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整体性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地质公园内的多个园区要在地图上能够连成一体,并且要求修改申报材料必须于2009年9月底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留给宁德的准备时间仅剩短短一个月时间。针对这一突发情况,市申世办与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多次商讨申报材料修改事宜,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市申世办工作人员多次进京征求国土资源部领导及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的意见。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的界限和范围调整最终落实,公园总面积由原来的383.81平方公里,调整为2639.44平方公里,市申世办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及时充实申报材料,赶在截止日期前提交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

自我提升 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要让世界认同,首先要自我超越。在短短三年多的建设时间里,宁德地质公园实现了惊人的飞跃。

面对自然风光优美、地质地貌奇特的宁德地质公园,市政府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了大手笔的规划和建设。各景点不仅完善了为游客提供更舒适更贴心服务的各种配套设施,同时还抓紧提升景观品质、丰富文化内涵。

白水洋园区的道路改造完成,新建了地质遗迹博物馆、园区游步道等配套设施。园区至省道15公里道路以及23公里的园区崖壁栈道已经完成,而垂直距离为120米的竖井电梯在山腹中上上下下,给南来北往的游客留下了神奇而深刻的印象。

白云山园区的游道设置得有惊无险,让千万年流水留下的印记以优美的壶穴全貌展现在游客面前,休闲服务、生态观光、科普展示三大功能得以彰显;保护与开发完美结合,使园区内的畲乡风情以及溪塔葡萄沟得以完整保护和传承。

太姥山园区加大资金投入,使太姥山地质博物馆、游人中心、旅游公厕、环保车调度室、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同时,加大环境的整治力度和地质遗迹的保护。还另辟蹊径,新增了一条仿古木游步道,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洽和谐。

三大园区内的所有景点无不彰显出宁德地质公园建设中的细致与用心,向人们展示着越发迷人的风貌。

而一举夺得中央电视台“完美假日十佳旅游精品线路”第三名的“闽东北亲水游”,可谓“神来之笔”,它以水为媒,把欢乐的白水洋、神奇的壶穴群、俊秀的太姥山以及闽东众多的风光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

营造氛围 社会各界同心同德

高速公路、电气化高速铁路……

快捷、安全、舒适的宁德大交通,催发了宁德旅游业的火爆人气。2009年,宁德全市共接待游客619万人次,创造产值45亿元。旅游业作为宁德新兴的朝阳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拉动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丰富文化内涵、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日显重要。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越来越好、越来越美的宁德地质公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接踵而至、纷至沓来。

时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应市政府之邀,多次来到宁德实地考察并做专题学术报告,让人们对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普旅游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市政府还邀请赵逊教授等一大批著名的地质学专家到宁德帮助指导申报工作。专家们对宁德的地质遗迹景观和自然与人文资源、地质科研科普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被宁德人民的信心与热情所感动,他们就旅游环境的综合整治、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地质科研科普等,提出了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的建议。

为加强宁德地质公园科学研究水平和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我市先后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加强合作,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使教学实习与“产、学、研”项目相结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市政府支出专项资金开展地质科学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定期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等。2009年10月,国家地质学会年会在白水洋园区隆重召开,这进一步拓展了宁德地质公园与国内其他地质公园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此外,我市还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宁德地质公园宣传活动,让市民进一步了解宁德地质公园的内在魅力和科学价值。万人签名活动在学校、机关、企业以及城市、乡村一一展开,无论老人还是孩子,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彼此都把共有的梦想和期待,汇聚在了这条长长的条幅上。市申世办组织编印了一系列有关地质公园的科普读物。其中,有的还作为宁德市中小学乡土校本教材,在全市中小学生中争相传阅,让他们从小了解家乡的山山水水,从此更加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回顾历时三年的申世工作,我们清晰地看到,宁德人民对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宁德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有力助推了申世进程。

整装迎检 合力冲刺申世“大考”

2010年7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专家组一行抵达我市,对宁德地质公园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日子,也是闽东人民期待已久的日子,宁德正面对世界的选择。

而在此之前,为做好申世迎检工作,宁德可谓做足了“功课”。市申世办先后三次组织出外学习考察,分别赶赴四川自贡、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陕西省西安市秦岭终南山地质公园,学习他们在公园建设、管理、档案资料创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宁德地质公园的迎检工作提供了参考。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专家抵达我市的三天时间里,西尔维·吉罗女士、玛丽·路易斯·弗雷博士在国土资源部陈小宁副司长、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赵逊教授等全程陪同下,全面考察了宁德地质公园。宁德地质公园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和完善的景区设施建设,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禁感慨:宁德地质公园内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极为宝贵的资源财富。“我在这里发现了充满和平与天使的天堂。”西尔维·吉罗女士表示。

在即将结束太姥山园区的考察行程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表达了她们对宁德地质公园申世成功的美好祝愿。西尔维·吉罗女士告诉随行工作人员,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每四年会派专家重新对评上世界地质公园的景区进行一次评估,她希望有机会再赴宁德。同时,玛丽·路易斯·弗雷博士也表示,宁德地质公园遗迹丰富,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地质公园,她们将通过实地考察期间的所见所闻,结合我市提供的丰富的申报材料,在今年10月初希腊举行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上,递交一份内容详实的实地考察报告。

此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指导和对宁德地质公园的充分肯定,必将对宁德地质公园登上世界舞台起到关键性和实质性的作用。此外,玛丽·路易斯·弗雷博士还为宁德地质公园欣然题词:“在板块碰撞中我们发现了深源火山岩和强烈爆发喷出的火山灰流,沉积降临到当时的生物头上(造成生物灭顶之灾),现在这里又重新拥有巨大活力,成为连接地球科学与人类新的桥梁纽带,从这里连接全世界人民!继续前进,认识新朋友。”

梦圆希腊 宁德终获世界品牌

闽东人能干事,能干成大事。这一点今天再次得到了印证。

在希腊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上,宁德地质公园顺利通过评审。

这标志着在经历了国内、国际申报、考察、评审的曲折过程之后,宁德地质公园终于成功摘得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桂冠,成为今年我国获准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大家庭的新成员,成为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后,福建省第二个世界级地质公园。宁德正昂立东方、走向世界。

今朝梦圆,但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们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眼下全市上下正自我加压,对宁德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地质遗迹的开发和保护、世界级旅游品牌的培育打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还在后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真诚指导下,在全体宁德人民的精心打造下,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作为福建省生态旅游的龙头新军,定会在我市乃至全省新一轮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中坚作用。

宁德,这片悠久而开放的山海,必将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厚爱。这里独特的地质景观、丰富的科学内涵、厚重的文化气息,会让每一个来宾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宁德,这片旖旎而多情的山水,也将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和脚步。这个带着远古生命的气息、带着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遗存的世界地质公园,正如东方的朝阳,喷薄而出。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貌及景观特色

宁德地质公园位于中国福建东北部的宁德市境内,坐落在太姥山脉和鹫峰山脉的群山之中,由屏南县的白水洋、福鼎市的太姥山和福安市的白云山三个园区组成。公园以雄伟壮观的晶洞花岗岩山岳地貌、绚丽多姿的火山岩山岳地貌、千姿百态的河床侵蚀地貌为主要特征,兼有瀑布、深潭等水体景观、海岸岛屿地貌、海蚀地貌等,各种地貌类型相得益彰,构成了公园内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组合。公园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载体、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是一个集科考、科教、观光揽胜、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科学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郁、具有很高地质地貌科学价值和自然人文科学价值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在2008年10月国家组织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上,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2009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推荐名单。2010年10月3日,宁德地质公园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浅水广场”———白水洋园区

白水洋园区位于宁德市西部屏南县境内,分为白水洋、宜洋、水竹洋、双溪及棋盘顶五个景区。区内溪流密布,沟壑纵横,拥有国内发育典型、地貌类型齐全、景观丰富的火山岩峡谷地貌景观和被称为“浅水广场”的平底基岩河床地貌景观,形成独特的多彩水体风光。因其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被誉为“奇特景观,亲水天堂”。园区内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更有省内唯一的鸳鸯、猕猴野生动物保护区。园内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珍禽异兽怡然生息,是“植物王国、动物天堂”。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闽越族色彩浓郁,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是了解古闽越的历史博物馆。

白水洋园区以极具科学性、稀有性、观赏性的宝贵地质遗迹,优美的地貌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于2005年9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海上仙都”———太姥山园区

太姥山园区位于宁德市东北部福鼎市境内,景色秀丽,融山、海、川、瀑、洞的自然景色和寺、寨、镇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誉。太姥山园区分为太姥山、九鲤溪、晴川湾、福瑶列岛四个景区。园区不但峰峦俊秀、洞壑幽奇,还有秀丽的溪瀑、优美的港湾、壮阔的海域、美丽的岛屿,古人誉之为“山海大观”。加上历代建造的古寺佛塔、别具风情的畲寨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其中主景区太姥山是国内晶洞带上唯一的峰林地貌景观。同时这里还兼有海岸岛礁、海岛湖泊、曲流瀑布等地质遗迹,集山、海、川、岛于一体,融自然人文为一炉。园区于2004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壶穴博物馆”———白云山园区

白云山园区位于宁德市中部福安市境内,分为白云山、九龙洞、龙亭峡谷、黄兰峡谷、金钟山五个景区。拥有河流侵蚀形成的大型河谷壶穴群和深切峡谷曲流地貌等多种类型的地质景观,极具科考、科普和观赏价值。园区内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保护完好,有恐龙时代的植物“活化石”刺桫椤群,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云豹、中华鲟等多种珍稀动植物,以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多处名观古刹。园区于2004年被列为福建省风景名胜区,2008年9月通过评审成为福建省级地质公园。

宁德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大事纪

2007年10月10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申世工作专题筹备会,整合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三大景区资源,全面启动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

2007年10月26日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任第一组长,时任市长陈家东任组长,副市长傅贤光、周秋琦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承担“申世”筹备的具体工作。

2007年12月28日 成立“宁德市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

2008年4月8日至10日 白水洋、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隆重举行揭碑开园仪式典礼,白水洋游客服务中心落成典礼也同时举行。

2008年6月 省政府成立了以副省长苏增添为组长的申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工作领导小组。8月19日上午,副省长苏增添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

2008年10月1日 国土资源部地环司司长姜建军在副市长周秋琦的陪同下,到宁德考察指导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

2008年10月11日 第五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内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为2009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推荐名单。

2008年12月16日至19日 中央电视台国家一级导演、《三国演义》电视剧总导演张绍林、著名作曲家王佑贵等一行五人,为创作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主题歌,深入各园区进行为期四天的实地采风。

2008年12月28日 成立“宁德市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

2009年4月 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深入白水洋、白云山、太姥山园区调研,指导我市申世工作。

2009年5月17日—18日 申世工作联合检查组先后到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园区,听取园区负责人情况汇报并到现场实地检查。

2009年6月7日—9日 为做好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考察迎检工作,著名地质专家赵逊教授对宁德申世情况进行先期考察,并对迎检工作做出指导。

2009年8月22日-8月25日 市地质公园管委会组织18人赴山东泰山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

2010年3月 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宁德地质公园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初评。

2010年6月1日 成立了以市委书记陈荣凯为顾问、代市长廖小军为总指挥、副市长陈辉为副总指挥的申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迎接联合国专家来宁德实地考察工作筹委会。

2010年7月1日-3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专家一行赴宁德,对宁德地质公园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期间,代市长廖小军向专家组一行介绍了宁德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情况。在全面考察结束后,专家们对宁德地质公园的建设、规划和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10月1日 代市长廖小军率宁德地质公园管委会负责人赴希腊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

2010年10月3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宁德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刘岩生 周婧 马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