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别墅一直是“申遗”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月起,“鼓浪语”音乐沙龙正式搬入老别墅——黄荣远堂,每月定期举行音乐会。至此,鼓浪屿上风貌建筑已基本得到了合理开发和利用,为“申遗”增加了一块筹码。
黄荣远堂别墅(图)是一幢以西洋风格为主的建筑,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2号,已有近百年历史。
说起黄荣远堂的来历,其中还有一段逸闻:别墅最初由菲律宾华侨施光丛所造,后来却转入了黄仲训名下,这一切源于一场赌博。
1918年,黄仲训携120万银元,到鼓浪屿设立了“黄荣远堂房地产公司”。相传有一天,施光丛和黄仲训一同从厦门乘轮船出洋,闲着无聊,两人便玩牌打发时间,以扑克牌比大小点来赌博。两人筹码押得很大:施光丛就把现在的黄荣远堂别墅押了上去,而黄仲训则赌上自己的运输船队。轮船靠岸时,施光丛输了。
施从菲律宾办完事回来后,即把家眷搬至菲律宾,将别墅交给了黄仲训。从此别墅易主,转入黄家。
此外,导报记者还从鼓浪屿申遗办了解到,从现在开始,鼓浪屿“申遗”各项工作要提速,申遗办准备在2012-2013年冲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国内申报‘世遗’的项目虽多,但成熟的并不多。”申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10月22日,专家组赴厦门考察后认为,在未来几年内推出鼓浪屿申报‘世遗’将是比较成熟的项目。若下半年鼓浪屿能进入国家预备名录,则2012年可冲刺‘世遗’;如果是明年进入,那么冲刺时间要推到2013年。”
企业认养方式拯救了老别墅
鼓浪屿上遗产点众多,全靠官方力量安置,难度极大,而民间力量的参与,则改善了这种情况。
自从鼓浪屿管委会推出“老别墅认养”新政,亦足山庄、海天堂构、林氏府等老别墅都由企业认养,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并在政府监管下使用和经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福建路34、38、42号,里面住着40多户人家,门廊里晾晒满私人衣物的杂乱景象——这是五年前的海天堂构。
企业认养后,2005年9月1日,海天堂构别墅群中的三幢别墅正式开始修缮。翻修时,所有的东西都按原有外形修缮,屋内所有的地砖都是原先的。有些地砖破坏严重,工人们把碎块集合起来,一一编号复原。(崔晓旭 香卉辉/文 吴晓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