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节目《大圣神威》。
11月17日上午,顺昌县宝山高老庄售票口,大干镇土垅村上湖自然村村民高秋娥将自家制作的酸枣糕、菜籽油、天然香菇等土特产整齐地摆放在门口,等待前来购买的游客。“酸枣糕一包10元,红豆一瓶8元,还有天然香菇、桃干和宝山岩茶,都是我们宝山当地产的,全天然。”高秋娥熟练地向前来的游客介绍道。
自从宝山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来,慕名而来的旅客逐渐增多。以前高秋娥都要把特产拿到镇上去卖,现在一年要做100公斤酸枣糕,不仅摆在家门口就能卖,而且沾了宝山的“光”,价格比城里还要高上一倍。
由于大圣文化祖地的证实,“大圣”民俗文化不仅改变了上湖人平静的农耕生活,更像一股催化剂,激活了整个顺昌文化的发展节奏。
取名潮背后的讯息
17日上午,第二届海峡两岸齐天大圣文化旅游节巡安踩街民俗活动在顺昌城内拉开帷幕。锣鼓喧天的踩街队伍中,一辆装载着高2.36米的汉白玉齐天大圣雕像的花车尤为引人注目。这座雕像由花车赞助方“齐天乐大酒店”请来惠安工匠精心打造的。
这个斥资500万元即将开业的大酒店,不仅店名充满“大圣味”,装修风格也尽显大圣文化特色。老板石秀娟告诉我们,在设计中大量采用西游记中的元素,比如采用了孙悟空筋斗祥云的装饰细节,每个包间配有一副宝山风光图画。酒店开业后,这座大型的齐天大圣雕像将摆放在大厅中,作为“镇店之宝”。
除齐天乐大酒家之外,花果山宾馆、高老庄宾馆、水帘洞宾馆等酒店也纷纷赶趟儿加入“取名潮”,希冀沾沾“大圣”的喜气。
最能深刻地体会到大圣文化带来变化的还属宝山所在地的上湖村村民。
宝山山体底部的银杏林和竹林,是当地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2006年之前,上湖自然村通往主景区半山亭的道路全是泥土路。“坡陡,弯多,春季雨水一下,竹子很难运下山。”村民张良文说。2006年,镇里硬是咬着牙关“自掏腰包”,拿出一年1/4的财政,投资74万元硬化了这段水泥路。张良文家里有16亩竹山,以前亩产值平均只有六七百元,现在涨到了近2000元。“现在路开到山上,路边就能运竹子,省工夫也省成本,加上我们上湖的竹质好,一根能多卖两元多呢!”
尝到了短头,村民也逐渐有了保护旅游的意识,张良文说:“现在砍竹子都要规划着砍,都砍光了宝山就不好看了,人家就不来我们这旅游了。”今年,县里还投资1000多万元,对大干镇到宝山的16公里进山道路进行双向扩宽,这一工程日前已经通过立项即将动工。
旅游热背后的推手
金桥旅行社是顺昌的第一家旅行社,2006年开办至今,老总林从捷终于盼来了这一天。“以前都是把本地人送出去旅游,现在顺昌终于也有了自己拿得出手的旅游点。”林从捷说,“去年首届文化旅游节,我请来省内五大旅行社的老总实地参观,当下就签订了推广合作意向书,只等这里基础设施完善,就往这边发团。”
旅游文化也逐渐带热了当地的第三产业。天然香菇、红菇、酸枣糕、笋干、银杏果,琳琅满目、品质优良的土特产不仅受到游客的青睐,还吸引了周边乡镇甚至县城的顾客到村里购买。“我们这里海拔高,土质好,银杏果县里卖10元一公斤,这里能卖30元一公斤,红菇最高能卖到1200元一公斤,而且供不应求,平均算下来,一户光这些土特产就能收入近万元。”高良文进一步向我们介绍,“我自己有辆车,平时也跑点运输,以前一年也就跑50多车,现在一年能跑到200车。”开饭馆、在景区做工、卖门票、做清洁,越来越多的顺昌人在旅游大潮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村民张积伟家则更是分工明细,自己和老婆在家承包茶山种茶、雇师傅制茶,儿子和媳妇负责在外销售,脑瓜“尖”的儿子张良清还在景区沿路竖起了“宝山岩茶”的广告牌,这次他的150公斤秋茶在前几天的文化旅游节里销售一空。
宝山齐天大圣祖地已经列入省、市“十二五”旅游规划,为此县旅游局特地请来中国城乡规划设计院做宝山的规划。“县里今年已经在上湖村征地300亩,准备开展停车场和游客中心建设。”县旅游局局长钱升亮说。
乡土文化的新内涵
“大圣”文化可以带动旅游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丰富当地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顺昌人正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经过争取,宝山旅游已经列入海西旅游规划,大圣文化也与朱子文化并列为闽北文化的重点推广项目。16日晚,在第二届海峡两岸齐天大圣文化旅游节的平安顺昌文艺晚会上,由33名顺昌本土少年出演的舞蹈节目《大圣神威》博得了数千名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个节目由小猴表演、猴王主演和群猴棍舞等3个部分组成,演员们不仅要具备舞蹈功底,还要有武术基础,是专家从城区实验小学、双溪中心小学等两所小学共2000多名学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为让《大圣神威》能在第二届海峡两岸齐天大圣文化旅游节的文艺晚会上登台亮相,著名京剧演员、福建京剧院副院长金于贤先后3次专程赶赴顺昌挑选演员、编排武舞动作。在他的带动下,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林瑞武,国家一级作曲家李莲壁、王秀一,国家一级演员田磊等高级艺术人才先后加盟,共同为《大圣神威》节目作曲、编腔、录音、办妆以及制作服装道具等。
顺昌县文体局副局长黄道钦说,《大圣神威》现已作为今后海峡两岸齐天大圣文化旅游节的保留节目,借以体现齐天大圣“敢问路在何方的胆略——探索精神,勇往直前的激情——拼搏精神,与时俱进的勇气 ——创新精神”。
下一阶段,顺昌县将推出以编一本(乡土)教材、汇一本(信俗)画册、办一场竞赛、开一场讲座、排一个(猴舞)节目、创一套拳棍为主要内容的大圣祖地文化推广活动,让“大圣文化进校园”,融入当地乡土文化。(记者 林峥嵘 黄旭辉 苏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