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海西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八。蓝皮书认为,海西城市群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面对台湾,临近港澳和东南亚,位置重要,气候宜人,具有很强的先天竞争力。
据省建设厅统计,目前福建省城镇化水平整体接近50%,高出全国4.1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1084平方公里增至去年底的1863平方公里。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的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建设初见成效,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逐步增强,海西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框架初步形成。
福州市大力推进新区建设,以用地面积21.7平方公里的金山新区、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的鼓山新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大学新区为重点,实施“东扩南进西拓”战略,中心城市建成区由5年前的91.5平方公里提高到现在的182.36平方公里。
厦门市围绕完善“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的空间布局结构,岛内提档次,岛外扩规模,农村城市化。1980年,城市建城区面积仅13平方公里,如今约为150平方公里。
泉州市以“东进、南下、西拓”的空间发展战略,建成区面积也从2000年的40平方公里发展到如今的86平方公里。
同时,沿海城市群空间发展日益由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带动,转向城市和港湾互动的双重带动。
2004年,福州市编写的《闽江口城镇群发展规划》提出,将福州市从滨江型城市向跨江型城市发展,最终实现滨海型城市的目标;2006年,福州“十一五”规划对《闽江口城镇群发展规划》进行具体化,福州城市发展明确定为“双城双翼”的城镇群经济圈。综合来看,福州未来城市发展,是将福清、长乐等与福州老城区贯通起来,形成大福州经济圈。
厦门城市空间发展如今以“优化本岛、拓展岛外、集约高效、持续发展”为指导方向,进一步完善“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的空间布局结构。除“一心”的本岛外,着力发展围绕杏林湾、马銮湾和东屿湾为主的环西海域发展区之“一环”,发展围绕同安湾、东坑湾为主环的东海域和同安湾发展区的另“一环”……
城市群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承载效应。厦泉漳城镇密集地区,土地面积占福建全省的20%,总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福建全省的41%和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