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福建全省各地政府通过调研、召开汇报会、局际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和出台会议纪要等形式,重视加强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工作。
漳州市政府组织安监、公安、交通部门深入龙海市调研指导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重点整治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听取开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重点整治工作汇报,观看整治工作视频,并就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措施、加强农村道路事故防范等项工作进行调研座谈,刘文标副市长对预防事故工作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要加强防范,综合治理。二是严厉打击,规范管理。积极探索对无牌无证摩托车的管理措施,减少无牌无证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三是巩固成果,常抓不懈。逐步建立防范交通事故的长效机制,努力争取使万车死亡率低于全国、福建全省平均水平。
宁德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预防重特大事故工作,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上升的原因,查找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抓好落实,坚决扭转当前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市安委会召集道路交通相关部门分析原因,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并对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提出贯彻落实措施。一是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 0 062 7 1号)和市政府强化道路交通监管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加强监管力度,并在近期牵头组织道路交通有关部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行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道路交通存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扭转我市交通安全事故多发的不利局面。二是道路交通相关部门要认真查找本部门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监管盲点,联合执法,采取有效措施,补缺补全,在强化监管职能的同时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从思想上提高车辆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敦促其合法行车、安全行车。三是交警部门要对事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根据事故多发路段和时段的改变,按照“勤务跟着事故预防走”的思路,科学合理的调整路面勤务重点,强化监管职能,加大对农村二、三轮摩托车交通安全监管力度,对重点路段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要从严查处。四是交通运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强化“三把关一监督”加强运输市场的源头管理,落实运输企业的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长各项制度,从源头上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并积极发展农村客运班线,解决农村乘车难特别是农村学生乘车问题。通过这些举措,努力扭转我市道路交通当前的事故多发形势。五是农机部门要汲取农机事故教训,认真查找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机驾驶人员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与事故防范能力,加大对非法改拼装车辆、无证驾驶和使用无牌证车辆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从严执法,坚决消除农机事故隐患。
龙岩市政府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22个相关部门召开局际联络员会议。市春运办通报了全市春运工作情况;交警支队宣通报了全市第一季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下达了全市2008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指标控制数;市预防办就迎接省政府4月上旬对龙岩市部分县(市)“平安畅通县区”活动评价验收和复评检查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会议还认真讨论了龙岩市《关于进一步落实2008年道路交通安全“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深入开展“平安畅通县区”活动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会议强调: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树立全局观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树立全局观念、大交通意识,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与沟通,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二是要加强对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的指导与帮助。今年是创建活动第三年,4月上旬省政府预防办将要对我市永定县、漳平市2007年度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进行考评验收和对长汀县2006年度创建工作进行复评,各部门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县(市)指导与帮助,力争考评工作取得满意效果。三是要积极组织好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特别是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更要采取多种形式,把宣传的触角延伸到每个交通参与者,才能有效减少农村的交通事故。四是要继续抓好重点车辆的管控力度。加大查纠客车、危化品、校车的管理力度,企业要不断加强对驾驶人的教育学习和管理,让其真正提高安全行驶的重要性认识,确保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三明市政府召开2007年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汇报会,市政府洪明德副市长、市政府办章新华副主任、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将乐、泰宁等6个受检查的县分管副县长、预防办主任参加会议。市政府洪明德副市长从政府领导重视、宣传广泛深入、建立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机制等十二个主要方面充分肯定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同时指出了在迎检工作组织、政策性管理规范文件出台、部门间协作配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进一步深化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南平市政府下发通知,在全市组织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治理重点内容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及事故多发和危险路段的治理等情况;同时,检查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市安监局负责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与监督,并负责指导、督促各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市交通局负责指导、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客货运输站(场)、公路建设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市教育局负责指导、督促学校安全工作隐患排查治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指导、督促道路交通路面及设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协助交通、建设等部门做好道路设施、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莆田市政府召开道路交通安全局际联席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要突出重点,全面排查。着重抓好客、货运交通运输企业,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及接送学生车辆等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要落实整改,确保到位。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整改,重大隐患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到位。要强化督查,严格执法。各级政府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采取联检、巡检、抽检、互检等方式,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过程的督促、检查。要加大宣传,广泛发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对排查治理走过场的单位要予以公开曝光。要着眼长远,建章立制。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档案、信息报送、数据管理制度,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泉州市政府为扎实推进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改善中心市区道路交通状况的决议》的贯彻落实,到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检查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创建情况,希望学校能与交警部门密切配合,在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让学生们把交通安全送到每位学生家长的手中。
厦门市政府专程到交警支队就今年破解交通难问题有关工作安排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重点就今年市人大关注的“四件事一个立法”,要求交警支队面对日益繁重的道路交通管理任务和日益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要主动作为,认真分析预测厦门市道路交通形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一是道路交通管理前瞻性问题。重点要提前调研,提前做好BRT及“两桥一隧”等新建道路通车后的交通形势预测和交通组织方案。二是道路交通管理基础性问题。重点抓好停车规划和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以及队伍建设,包括协警队伍建设。三是交通管理科学性问题。重点抓好交通组织的科学化、交通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以及交警勤务机制的科学化,要不断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