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让山更绿天更蓝福建省代表委员热议生态文明建设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9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在全国“两会”上,福建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言,为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家园献计献策。

节能减排 如箭在弦

“实施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在审议、讨论中,代表、委员们取得高度共识。

赵静代表说,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虽然2007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双下降,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节能减排涉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等等,都是突出问题。

如何打好节能减排的攻坚仗?赵静代表认为,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限制发展行业的准入标准和项目资金比例;提高治污收费;政府定期公布重大节能技术,对实施节能减排技术的工程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政府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支出;对屡禁不止的企业要公开曝光,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取缔。

欧阳元和代表认为,要着眼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实现传统制造工艺的革命,如现在推行的负能炼钢技术等;要挖掘产品潜在功能,从高端技术入手,从工艺流程、材料性能等方面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耗能相同,性能大大超越,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生态文明 永续发展

周联清代表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充足的发展后劲,拥有这一优势的福建,在发展中要特别注意地区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统一,绝对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换来经济的一时发展。他建议,应鼓励生态治理好的地方加快发展,并作为导向,对生态环境治理较好的地区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特别是在财政转移支付和投资项目上给予更多的扶持。

“保护生态环境,水流域的综合治理应引起重视。”张帆委员说,目前的流域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协调性不够,流域监测体系不完善,管理手段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动水流域综合管理在流域尺度上,通过跨部门与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流域水、土、生物等资源,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流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福利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实行流域综合管理,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理水问题的普遍趋势,也是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流域性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他建议,要建立流域综合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改革流域管理体制,适应综合管理的要求;建立国家层次的流域综合管理协调机构;完善流域综合管理手段,建立相应机制;推进公众参与,加强宣传和教育。

“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代表、委员们心系发展,情牵家园。大家表示,只有全社会人人参与,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才能让海西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