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级财政安排11.17亿元,比上年增加3.73亿元,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80元”、“省级财政安排15.96亿元,全面实施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并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安排4亿元,对各地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进行奖补”……2月28日,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今年福建省财政部门仍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落实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的要求,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
近年来,福建省各级财政部门紧紧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加大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将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投向农村,并引导、带动各方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据统计,去年,省级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年初预算为20.65亿元,实际支出达29.77亿元,增长了37%。
福建省财政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近两年,省级财政共安排资金14.07亿元,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切实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省级每年统筹资金8亿元,支持“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建设,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去年,省级5个部门安排资金2.45亿元,支持“六千”水利工程建设;支持农业生态建设,捆绑中央、省级和设区市财政资金3.14亿元,用于福建全省4294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财政部门还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去年福建省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省级财政安排农村低保补助资金3.82亿元,比上年度2.46亿元增加1.36亿元,增长55%;省级财政支出7.74亿元,在福建省农村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
据介绍,今年财政部门除了加大涉农教育、医疗等支农支出外,将继续加大支持新农村建设,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24.13亿元,比上年增加3.48亿元。重点用于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农业发展和农业综合开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加对农村工作机制创新的专项补助,促进闽台农业合作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