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协——
积极探索履职新形式
一年来,福州市政协重视在工作方法上开拓创新,特别是积极探索履职新形式,做到调研求精、视察求实、提案求效,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调研求精方面,福州市首先创新组织形式,从单一的专委会牵头调研,拓展为专委会与民主党派联合调研,专委会与党委、政府的研究机构和社科研究机构协同调研。通过借助外力,拓宽视野,提高调研质量。二是改革调研选题,既有聚焦式的重点课题,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多部门合作,多角度探讨,形成有深度、超前性的建议,如榕台产业对接的研究。也有链接式的系列调研,围绕主题,分列若干子课题,分期调研,以短见长,以珠串链,在系统性上下工夫,如服务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3个系列的40多项常规专题调研。
在视察求实方面,他们力求精选人员,做到人数少、要懂行、先准备,轻车简从;压缩时间,做到周密计划、项目归类、线路合理、无缝衔接;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民生热点、发展难点;抓住“三性”,会前视察力求广泛性,专题视察突出针对性,带案视察强调界别性;把好“三环节”,视察前的案头准备,视察中的意见表达,视察后的跟踪落实。
在提案求效方面,福州市建立了提案库,以党的工作中心为主线,群众社情民意为基础,网络报纸为媒体,广泛征集,拟题备选,提高提案质量;强化常态运作,指导委员做好自选题,将报送时间延伸到闭会期间,将有价值的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适时上升为提案,丰富提案内容;严格立案和督办,通过二审立案把好入选关,采取提案办理协调会的形式,邀请提案者和界别委员参加办案,实行重点提案主席、副主席分工督办,对办理不满意提案进行“回头看”检查,保证提案成效。
厦门市政协——
发挥界别的优势和作用
厦门市政协把加强界别建设、突出界别优势、发挥界别作用,作为推进工作创新的着力点。
市政协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界别作用的暂行办法》,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并设立了界别活动小组(28个)、界别活动小组召集人制度、界别活动小组联络员制度、机关与界别小组联络制度、界别活动小组工作制度,对有序开展界别活动进行制度设计,提高了组织化程度。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各界别小组开展界别活动共计42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呈现出活跃、蓬勃的良好态势。
厦门市政协各位副主席按照分工联系相关界别,参加并指导所在界别小组活动的开展;市政协办公厅负责界别活动的协调与统筹;以专委会为依托,组织界别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加强界别工作的检查、总结、改进和提高;加大对界别工作的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界别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提供物质基础,为发挥界别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经过探索实践,目前,厦门市政协界别活动的作用和优势进一步显现,界别反映社情民意更加顺畅,履职功效得以提升。港澳界委员配合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协调厦门双十中学师生60多人参加台湾台中市双十中学建校50周年庆典,并组织开展两校的文化艺术夏令营活动,促进了海峡两岸青少年的交流。
福建省政协委员视察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
福建省政协委员视察厦门市软件园
宁德市政协——
创新履职形式和载体
2007年,宁德市政协工作亮点频出,其中亮点之一就是创新履职形式和载体,推进政协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创新履职形式,是宁德市政协提高参政水平的一种做法。在二届一次全会上,委员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11篇材料作大会发言,扩大了社会影响,委员的建议和意见得到重视和落实。他们联合福建省政协民宗委、省民宗厅成功举办了“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座谈会”和“宁德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恳谈会”,在福建省政协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港澳委员和内地企业家、宗教人士积极响应,共筹资720万元建立少数民族发展基金,扶持宁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他们还邀请台湾佛教慈济基金志工和慈济教师联谊会70多人,来宁开展两岸教育交流,拓宽了两岸民间交流协作的平台。
创新活动载体,也是宁德市政协提高整体活力的新做法。他们修改完善了《宁德市政协常委会工作规则》、《专委会规则通则》,配齐配强了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制定了《宁德市政协委员参加活动的规定》,对委员参加学习、履行义务、参加有关活动等作了详细规定;建立了秘书长、副秘书长分工负责专委会制度,加强了对专委会工作的领导。同时,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把机关干部的心思引导到干事创业上,努力提高政协工作整体水平。
龙岩市政协——
探索民主监督新途径
2007年,龙岩市政协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组织委员围绕龙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开展民主监督、认真履行职能,获得明显的成效。
通过视察加强监督。去年,龙岩市政协组织在县(市、区)的市政协委员开展了以项目工作为主题的异地视察活动,形成视察报告7份,对全市科学地搞好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监督作用。
通过提案加强监督。为进一步完善提案办理工作机制,他们坚持重点提案办理制度,确定重点提案10件,由市政协领导分工督办,通过“两见面、三结合”办理、领导重点督办、跟踪督办和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辟提案专栏进行舆论监督等形式,促进提案办理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委员提交的《关于加强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提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多方努力,现已把“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列入了福建全省试验区建设规划,作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市政府还专门在福州召开了“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规划论证会,邀请省级有关专家进行全面论证,为进一步申报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打下了基础。
通过知情问政和跟踪督查加强监督。龙岩市政协先后组织委员参加了市委、市政府和市两院、发改委等部门举行的情况通报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组织委员参加了全市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指出存在问题,积极提出整改措施。
莆田市政协——
在创新中关注民生
2007年,莆田市政协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贴近民生的一项经常性任务,在创新中做好关注民生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反映群众和社会中有代表性、倾向性的突出问题,使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情况、获得信息、听取意见的重要途径。
坚持把视察作为体察民情民生的重要载体。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子女就学、妇女儿童就医等问题,莆田市政协组织开展城区部分中小学校建设和妇女儿童医疗设施建设专题视察,形成视察报告。
通过发放社情民意征集表、设立社情民意电子信箱等,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如:针对湄洲岛海域采砂危及沿海生态环境和安全问题,莆田市政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呈阅件形式报送《湄洲岛海砂资源保护刻不容缓》信息,如实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引起高度重视,促进问题的解决。
坚持把提案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莆田市政协鼓励和引导委员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撰写提案,去年提案数量首次突破400件,其中涉及民生的提案占一半。
三明市政协——
更加关注科学发展
三明市政协一年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
在更加关注科学发展方面,三明市政协组织力量对市政府《关于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讨论稿)》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出明确市区经济定位、政策措施衔接配套、产业扶持措施导向、支持发展总部经济与县域经济等四方面的建议意见,得到认同和采纳。接着,他们又组织赴基层深入调研,向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机制创新,发挥三明特色、统筹协调发展等五条建议意见。
在更加关注民生方面,三明市政协组织引导委员们针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上学、看病等问题,积极提交提案,并筛选确定13件作为重点提案,由主席会议成员分别督办,促进相关民生问题的解决。他们还根据三明文化特色,开展了三明古建筑的保护及利用的专题调研,并举办了三明古建筑摄影赛、纪念黄慎诞辰320周年等文化活动,完成了《三明政协(续)》审校、付印、出版等工作。
漳州市政协——
重点提案督办促进落实
漳州市政协在过去的一年中,把创新对重点提案的督办方法,作为创新工作载体和拓宽履职渠道的重要一环。
他们召开政协常委会,听取承办单位办理重点提案情况的汇报;由政协编写《重点提案摘报》,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通过与市政府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与市政府的联系沟通;邀请重点提案人,对提案的办理情况进行评议……上述做法促进了重点提案的办理落实。比如:《关于构建漳州市区和谐公共交通的建议》等涉及城区交通的提案,引起政府的重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缓解了市民出行难问题;对《关于建立劳动工伤事故“报警出警”制度的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了《工作预案》,明确工伤事故处置程序和相关要求,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漳州市政协还创办“漳州市政协移动信息平台”,召开“社情民意专题座谈会”,从委员、原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中选聘“特约信息员”,提高信息工作水平。
南平市政协——
在增强工作实效上创新
南平市政协在过去一年里,努力用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政协工作实效,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在领导的分工上,南平市政协对分管和协管工作实行A、B角制度,加强了工作的衔接与配合;在学习型机关建设上,采取政协领导带头作政协理论辅导讲座,各委办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轮流作业务知识讲座,促进互动学习,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在专委会工作指导上,市政协领导逐个听取各专委会工作汇报,明确专委会的工作定位、要求及重点。
南平市政协重视民生问题,把影响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点。他们从去年立案的241件提案中,确定与民生有较密切关系的7件作为重点提案,分别由市政协领导牵头督办。他们还引导、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疾苦,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去年8月,一委员在基层了解到“车牌不允许外挂,本地又挂不上车牌”的问题,市政协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得到市委领导的关注,作了批示,有关部门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
泉州市政协——
结合本地实际求创新
2007年,泉州市政协从本地民营经济发达、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等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他们围绕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召开企业界委员座谈会,让委员与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地就经济发展环境、自身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坦诚沟通。《关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环境整治的提案》,办理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市政协主要领导与市政府分管领导率领提案人和有关部门到实地召开现场督办会议,并形成《关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环境整治现场督办会议纪要》,南安、晋江两市也出台整治工作方案,分别对周边100多家造纸、石材等企业进行整改,安平桥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泉州市政协还根据市委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定位,引导广大委员从实际出发,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委员们分别提出《致力发展光伏电子产业实现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深化节能减排工作促进我市生态建设》等提案,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泉州市政协委员视察重点工程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