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信息产业工作五年回顾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69

过去的五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福建全省信息产业部门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个中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福建全省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信息产业已成为福建省产业门类中规模最大,带动面和影响面最广的战略支柱性产业,总体规模跻身全国前列,同时也迈入全国信息产业大省行列。

五年来,福建省信息产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福建省委“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的结果,是各部门合力推进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福建全省信息产业战线真抓实干和团结奋斗的结果。

  产业支柱地位日趋凸显

  对经济社会引领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五年来,福建全省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7.8%上升到2007年的9.4%,对其增长的直接贡率达到11.2%。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体规模居福建全省工业系统首位,五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7.7%;软件和系统集成业销售收入五年保持年均40.9%的高增长,是福建全省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二是促进外贸增长和出口结构升级。信息产品出口规模5年扩大2.23倍,在福建全省外贸出口的比重保持在30%左右,在机电产品出口中的比重保持在65%左右;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产业对福建全省经济社会的间接贡献持续加大。据对信息技术改造企业已验收项目初步调查测算,从企业财务应用方面看,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30%,库存降低30%~60%,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提高60%~200%,报表制作时间缩短90%以上;四是拉动了就业增长。初步统计,目前福建全省信息产业企业就业人数达到超过30万人,为五年前的1.5倍。

  以项目和品牌战略为主线

  产业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信息产业部门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利用“4.8”、“5.18”、“6.18”、“9.8”等平台,围绕光电产业、动漫、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外包服务等重点发展领域,举办数十场各类专场对接会,邀请省外、境外客商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与福建福建省企业进行项目、技术、资金的洽谈与对接;牵头组织各设区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主要园区和企业前往境外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上门招商”,同时出台“十一五”闽台信息产业对接行动方案,通过闽台两岸的行业协会等促进信息交流与项目对接。五年来,滚动推出产业链招商项目近800项,促成友达、西基、草莓、大拇哥、普洛尔等一些台资骨干企业纷纷落户福建省,五年累计福建省信息产业合同利用外资6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目前,福建全省拥有在国内外上市企业20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在福建省投资的企业有11家。

五年来,信息产业部门通过落实品牌带动战略,不断提升福建省信息产业竞争力。福建全省拥有一个全国信息产业基地和五个国家级产业园区;3家企业入围“2007中国企业500强”,4家企业列入国内电子百强企业,6家企业列入全国软件百强,4家企业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6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7家企业入围全国电子制造综合实力前100家三资企业;10项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94项产品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68种信息产品列入国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冠捷显示器单厂产量居全球第一,戴尔计算机全球市场份额第三,厦华平板电视产量跻身全球八强,万利达激光视盘机、联想手机等产品份额居全国前列。

  以普遍有效服务为方向

  公共平台建设卓有成效

五年来,信息产业部门坚持公平、有效原则,把有限的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产业发展急需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ICC)和厦门市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商务领航——“数字福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国际化多语服务平台、省软件测评中心、信息产品有害物质检测中心、福建信息产业人才网、福建信息产业项目网以及纺织、医疗、石英钟等行业性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其中,福建省和厦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建成还促成信息产业部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在两个中心设立了国家分中心,微软公司与省ICC和厦门大学合作建设嵌入式软件重点实验室,国家教育部在福州大学建立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系全国唯一非教育部直属大学的基地);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加盟的信息化服务商20多家,注册应用的企业已达13万多家。此外,福建省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成一期建设项目,福州、厦门两个动漫公共服务平台也初步建成发挥效益。

五年来,福建省信息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依托政府扶持建设的这些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了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壮大产业规模。目前,福建全省信息产品制造业超1亿元企业达95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21家,超100亿元企业4家。软件企业超1亿元企业21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2家。2007年福建全省动漫游戏业实现销售额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8%,其中,网龙公司实现境内外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的增长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均居全国行业前三位;集成电路设计业实现销售额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其中,瑞芯公司连续两年被信息产业部评为全国最佳市场表现“中国芯”,总规模进入全国同行业前10名;软件服务外包实现销售收入51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

  以和谐稳定为目标

  无线电事业稳步发展

五年来,信息产业部门一方面着力抓好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服务重大活动、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专项整顿,加大无线电监管力度,有效维护良好电波秩序,促进福建省无线电事业不断壮大,有力保障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和公众通信的畅通。目前,福建全省各类无线电台站数量(不含手机)约达12万个,移动电话用户约达1736.6万户(含小灵通用户超过2136.6万户),普及率位居全国第五位;厦门市2006年列入全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三个试点城市之一,TD-SCDMA移动通信实验网岛内外覆盖率已达95%,第一批5000友好用户已经开始试用。

五年来,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福建全省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达4亿多元,初步建成了福建全省无线电监测网、无线电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网和无线电发射设备检测实验室、电磁兼容分析室,以及国家武夷山无线电短波监测站等,同时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无线电管理应急预案;率先开通福建全省统一的无线电干扰投诉特服号码96909;率先实现福建全省无线电管理综合信息网络同步联网并实现网上申报审批;制定《VHF/UHF电磁环境评价》省级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电磁环境评估空白;首批通过国家无线电设备监测机构认定;组织研发无线电智能监听警示系统。

五年来,信息产业部门主动服务各级党委政府重大活动与国防建设,有力保证了“5.18”、“6.18”、“9.8”、世界闽商大会、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等一些重大活动的通信安全;及时协调处理军地无线电干扰,按照国防建设的要求做好区域无线电监管和技术支撑,积极参与有关活动,提供必要服务与保障,受到了信息产业部和总参、南京军区以及驻闽空军和31集团军的高度评价。

五年来,信息产业部门组织开展广电、航空、水上、防汛、铁路等系统的无线电台站和业余电台、对讲机等一系列专项整顿,依法立案查处违法案件400多起,排除了包括干扰航空通信、防汛抗灾、森林防火等在内的各类有害无线电干扰300多起;联合工商部门开展移动电话机售后服务市场专项检查,查处资质不合法经营户500多户,查获不合法移动电话机近2700部,查处案件300多起,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近三千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300万元;会同省保密局加大对会议保密机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消除会议保密机对公众通信的干扰;针对曾经风行一时的“电子狗”现象,协同交警部门在福建全省范围进行全面清查,彻底消除因此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会同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台湾等境外一些不法分子在厦门利用通信手段从事经济诈骗活动;围绕百姓关注的无线电发射基站电磁辐射问题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结合具体案例做好宣传解释和协调工作,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以转变职能为契机

  服务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五年来,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坚持“两个贴近”,即:贴近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企业、百姓关注的事,突出“三个抓手”,即:抓好其他部门没有做,不能做也做不好的事;抓企业、市场不能为,需要政府来推动的事情;抓推动全行业发展的大事、实事,切实把主管部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宏观把握、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上来。

五年来,省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围绕如何推进产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提出建设福建全省信息产业“3618”工程(三条产业链、六个发展专项、一个支撑体系、八个重点园区),会同设区市主管部门、园区、科研院所及专家、学者开展80多个课题的调研,其中大部分调研成果都转化为工作中的实际抓手;依托福建省企业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省推进信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省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等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制定了福建全省《“十一五”信息产业规划》和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企业信息化、无线电管理等四个个子规划。

五年来,省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联合省直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LED和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7-2010)年》、《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30多个政策性文件。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把海峡西岸列入国家“十一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信息产业发展”,将福建列为区域协调目标(全国仅两个,另一个为天津滨海新区),近期信息产业部还将就加快海峡西岸信息产业发展提出具体促进意见。

五年来,省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积极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做到能公开的政务都在网上公开、能在网上受理审批的都实现网上申报审批。目前,24个审批项目全部实现网上申报审批,其中无线电设台网上申报成为全国最早实行网上办事的省市,备案的行政许可实现了立刻就办当场办妥,一些规定20个工作日完成的审批事项现在仅需6天就可完成。2007年共受理网上申报9460件,准予申报或审批9460件,电子政务建设走在了省直机关单位的前列,被命名为福建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示范单位。

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面向未来,福建全省信息产业部门将在继续努力推进福建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积极寻找抓手,务实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着力抓好企业信息化,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更好发挥信息产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领先、领跑和支撑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