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消费一直是民众矛头直指的腐败顽症之一。而目前福建试点推行的公务刷卡消费,一改传统公务消费的现金支付模式,以提升公务消费透明度,从制度上封杀“小金库”,为防治公务行政腐败,筑起一道有效的“防火墙”。
一份“实行公务卡结算管理暂行办法”的行政条例,已经从十一月起在福州市鼓楼区施行。公务刷卡消费,随之在该区财政、计生、民政等九个科级部门进行试点。
根据《鼓楼区实行公务卡结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目前,鼓楼区公务卡只有单位公务卡,用于预算单位同城特约委托收款项目资金的预付,因公务活动需要预代支付的零星服务支出,包括购买办公用品、接待费、差旅费等费用;只支持以转帐方式结算,不支持现金结算,不得用于个人消费;每个单位只能办四张以下,总透支额度上限为三万元。
厦门市也已有六个部门和单位在福建率先试点公务卡结算方式。不过,与鼓楼区不同的是,厦门的公务卡分单位、个人两种,透支额度均为五万元;个人公务卡实行实名制。
公务刷卡消费已经在福建进入集中试点阶段。据福建财政部门透露,明年上半年福建省直机关也将试点推行公务卡结算管理。
过去,传统公务消费“现金支付,先开支后报帐”的程序,衍生财务报销环节出现凑票报销、多开和虚开发票报销等种种现象。而采用公务卡结算后,每一笔公务费用支出都变得公开透明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