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民政厅厅长马跃征:保民生促和谐 聚民心建海西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9

“保障民生维护和谐,聚集民心建设海西。”近日,福建省民政厅厅长马跃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的民政工作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福建省委、省政府制订出台的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做到老有所养、孤有所托、残有所助、困有所帮,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也能共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以民为本、发展为民的执政理念。”

完善救助体系 促进社会公平

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目前已将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流浪乞讨人员、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体广纳其中。3年来,福建省农村低保人数每年保持在75万人左右,常年救助城市贫困人口约20万。从今年1月开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1000元提高到1200元后,福建全省农村低保对象增加3.7万人。截至今年10月底,福建全省共有农村低保人数76.3万人(含五保人员9.8万人),城市低保人数20万人。

马跃征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后福建省要进一步健全各项经常性社会救助制度,全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五保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重点,以临时救济、社会互助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水平,科学确定标准,实行分类施保,强化动态管理,落实应保尽保。要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落实供养资金,做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逐步提高集中供养比例。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和规模,增强救助实效,做好与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衔接。配合有关部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和其他助学政策,依法开展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工作,把城乡低保户优先纳入就业援助和扶贫范围。探索建立针对“低保边缘户”、低收入家庭的临时救济和专项救助制度,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实施分类救助,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妥善解决流浪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问题。

优化福利服务 共享发展成果

马跃征说,我国的社会福利是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是针对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其他特定困难人员的社会福利。今后福建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立足发展以老年人、孤儿、残疾人为主的补缺型福利事业,兼顾发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普惠型福利事业,着力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将新建和改扩建500所农村敬老院,并以农村敬老院建设为抓手,积极拓展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使敬老院逐步转型为农村社会福利中心。今后,我们将按照“长远规划、相对集中、科学设计、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逐年投入”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逐步建成多层次、多功能、广覆盖的社会福利中心,形成“一乡(镇)一县(市)一中心”格局,构筑民政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今年内福建全省要新建40所、改扩建60所农村敬老院。从目前进展情况看,这些敬老院春节前可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同时,还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努力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继续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和城乡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加快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明天计划”长效机制,将残疾孤儿纳入正常医治范围;继续实施“肢残助行工程”,为福建全省城乡肢残患者和优抚对象免费安装假肢矫形器;认真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新政策,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

发展慈善事业 弘扬良好风尚

近年来,福建省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支持慈善、社会关注慈善、公众参与慈善的局面进一步形成。2006年,福建省召开了首届福建省慈善大会,向70位个人、22个慈善机构和11个慈善项目颁发了首届“八闽慈善奖”。据悉,目前,福建全省以“慈善”冠名的慈善组织有36个,募集慈善资金近10亿元,福建全省38个县(市、区)共设立92个“慈善超市”、“爱心超市”。

马跃征说,民政部门在建立健全慈善事业管理体制方面,发挥着综合协调的作用。今后,要加强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灾害救援及其他公益事业的有效衔接,不断扩大社会慈善活动的影响力和惠及面;要进一步宣传和落实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界和公众捐赠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健全慈善机构网络,建立覆盖福建全省各市、县(区)的慈善工作网络,为深入开展经常性捐助活动搭建有效平台;要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与救灾捐赠、对口援助、结对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做好优抚安置 增进军民团结

军队和国防建设是民生的重要保障。同时,退役士兵和优抚人员又是民政的工作对象,提升优抚安置工作水平,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这对处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前沿平台的福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马跃征表示,近年来,福建省不断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逐步建立以政策扶持就业、培训促进就业为主体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为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军休干部、无军籍退休职工的交接安置办法,建立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服务模式,保证其政治和生活待遇;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力维护优抚群体合法权益;要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完善优抚对象优待抚恤金自然增长机制,把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优先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给予多层面的照顾;要加强光荣院建设和管理,提高孤老优抚对象集中供养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