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闽粤赣边“抱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02

  

  电焊弧光,好像节日里盛开的礼花,推土机阵阵轰鸣,一片小山坡已被削平……这就是建设中的塔牌集团旋窑水泥项目。

这个项目投资12亿元,年产300万吨,来自广东梅州。塔牌集团是广东水泥行业的“巨无霸”,与武平县岩前镇石灰石矿区仅相距5公里。去年,武平县引进塔牌集团资金,建设2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

这个项目,是闽粤赣边龙岩、梅州、赣州三市“抱团”融入海西的生动写照。

  共筑平台

赣南、粤东北、闽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处在沿海与内地的连接带上。当“联手合作,共融海西”的课题摆在面前时,大家都认为这是加强区域经济协作的好机遇。

11月18日,由福建省外经贸厅和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福建龙岩3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开幕。广东梅州、江西赣州加盟为主办方,本届投洽会提升为闽粤赣边区域性投资盛会,共签约合同项目127项,总投资112亿元,大大超过往届。

4届龙岩投洽会,投资者很多来自邻省。如总投资5200万元的惠华生物疫苗项目,投资者来自广东;总投资8000万元的上杭钨矿深加工项目,投资者来自江西。

  基础先行

赣粤闽边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赣南、粤东北、闽西三地虽近在咫尺,却也鲜有往来。近年来,龙岩、梅州、赣州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区域间交通建设,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织就。

龙岩建成冠豸山机场,龙梅、龙赣铁路已成为赣粤闽边地区重要交通干线;龙长高速公路年内将通车;龙厦高速铁路、永武高速公路已动工……“十一五”期间,龙岩将形成以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向东至厦门,南下北上可至沿海十几个城市,向西可达中西部。

梅州方面的动作也十分迅速。梅龙高速即将动工,梅赣高速正在规划。到2008年,梅州每年将有一条高速公路通车。届时,梅州凭借3条过境国家级干线组成58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将成为闽粤赣交通枢纽。

赣龙铁路运行后,赣州通过龙岩,与福建沿海相连,成为闽赣海铁联运重镇,内陆“无水港口岸”规模初具。今年6月底,赣州至厦门国际集装箱班列开通,往返两地的集装箱单程运输时间缩短至20小时。

交通基础设施迅速对接,三地间合作模式逐步趋向“四化”,即旅游开发特色化,治安协作网络化,文化交流多元化,经济贸易自由化,去年以来三省边界联合推出“红土地游”、“生态环境游”等8条特色旅游热线,已接待游客85万人次,旅游收入10亿元;边界地区警务联动,共同打击跨境犯罪;共同研究客家文化和边区革命史,联合举办客家族谱展、客家名人展,建立文化团体互相交流演出制度;出台鼓励边贸发展优惠政策,取消产品流通限制,建立经济协作开发区15个。

  前景看好

本届龙岩投洽会期间,闽西南、粤东、赣东南协作市投资合作论坛同时举办,龙岩、梅州、赣州的各级领导、企业家会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

龙岩市委书记张健说,依托投洽会这个平台,今后龙岩、梅州、赣州将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更广的合作领域,一定能取得更丰硕的合作成果,共享海西发展机遇。

“龙梅合作,融入海西,前途广阔。”梅州市副市长陈卫平表示,这几年,梅州、龙岩两地在科技、经贸、旅游、交通等方面合作得很好,接下来要加强高层交流,共同推动闽粤区域经济上新台阶。

“融入海西,对于赣州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赣州市副市长万明表示,作为海西连接中西部的桥头堡和重要枢纽,赣州将不断寻求与龙岩的对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