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发展迫切需要铁路大发展。”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省重点办主任李德金22日如是说。
目前,福建省铁路发展水平与福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2006年福建省GDP总量排名全国第11位,人均GDP排名第八位,而2006年福建省铁路营业里程为1613.1公里,居全国第22位。到2011年,福建省“一纵两横”、时速200公里的快速铁路建成后,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2757.9公里,但仍仅居全国第22位。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是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辐射内陆中西部地区,构筑综合大通道,更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促进祖国统一,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对台交流的先行区。要做到这点,李德金说,关键是要突出对台通道,强化纵向通道,扩充出海通道,完善省内路网。为此,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港口、老区三大优势,抓住联系港口、中心城市、经济腹地三大重点,统盘考虑、统一规划、统筹协调,积极争取把海峡西岸铁路干线纳入全国大布局和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融入全国高速客运网,建成内地出海大通道,完善海西路网结构,提高既有线路等级的铁路大发展思路。
李德金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海西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向莆铁路、东南沿海铁路建设从提出到批准开工,也都是在国家有关部门超常规的指导支持下实现的。福建建设铁路氛围很好,福建省委、省政府一贯主张铁路建设“能快则快、能前则前”,省发展改革委、铁路等部门全力以赴推进,沿线地区更是热情高涨,投入最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铁路前期工作。
李德金告诉记者,未来福建省铁路发展的重点是:建设扩大对台经贸铁路大通道;铁路速度要再上350公里/小时的新台阶;增加全国性的干线通道;解决革命老区发展铁路的迫切要求;进一步解决海西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争取2020年达到东部地区的铁路交通先进水平。海西铁路交通将迎来一次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