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让农民工安居乐业福建省农民工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02

农民工,海西的主人

如今,在各种职业技能赛事的竞技场上、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旁听席上、在“五一劳动奖章”的领奖台上,随处可见农民工的身影。长汀县今年获评的11名龙岩市劳动模范中,就有4位是农民工。

如今,每逢春节来临,不少在闽打工的外来农民工都能乘坐当地企业或工会提供的农民工返乡专列、专车或专机轻松上路。这项由泉州市总工会率先在全国发起的“畅通农民工返乡路”活动,让农民工回家的路不再艰辛。

如今,长期徘徊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边缘的农民工,也逐步系上了“安全带”。去年,福建省在煤炭、建筑等高风险行业积极铺开农民工工伤保险,截至今年9月底,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达90.5万人,居全国前列。

……

生活上有保障,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如今的农民工,不仅是海西建设的生力军,更是和谐海西的主人翁,越来越多的外来农民工融入海西,爱上海西。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福建省委、省政府还连续两年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特别是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工。

去年7月,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在解决农民工劳动报酬、劳动管理、转移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作了细化,提出了包括在建筑行业建立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实行用工登记制度,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等具体措施。

省级财政还专门安排资金扶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对达标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给予2万元奖励;部分市、县(区)还对劳动保障协理员实行工资津贴制度。截至今年9月底,福建省已在161个街道和898个乡镇、2856个社区和10985个建制村设立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配备劳动保障协理员。省级财政今年仅用于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的预算就达9318万元。

针对福建非公经济比较发达,农民工输入、输出都很活跃的特点,福建省还提出了按照“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依法维权和公共服务”五个板块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模式,制定并下发了5个三年行动方案。福建省农民工工作的模式创新与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五个板块 多项领先

创新农民工就业服务方式,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先在全国完善劳务派遣服务网络,福建全省建立劳务派遣机构107个,逾35万农民工通过劳务派遣实现就业,福建省成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劳务派遣唯一重点联系省。今年10月,开通劳动与保障网,率先在全国建成面向农民工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信息系统。今年起全面落实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各级公共职介机构免费向农民工开放,省内外所有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都可享受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服务和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等“四免一补”的公共就业服务。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农民工技能大赛,福建全省近百万农民工参加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8万多名农民工参加了18个工种的各个层次比赛,238名选手参加了省级决赛,其中各工种第一名的农民工还获得了“福建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通过校企联合、订单培训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方式,今年已对33.1万名有转移就业愿望的16至35周岁农村劳动力、农村贫困家庭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库区移民进行转移就业培训。

拓宽参保渠道,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的地方性法规,允许农民工在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2%的基础上,自愿缴纳其月工资总额1%的失业保险费,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目前失业保险已覆盖74.5万农民工。今年把优先解决农民工参保问题,作为工伤保险扩面的重要措施,至9月底,福建省90余万高危行业的农民工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并为141万农民工建立了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率先在全国倡导建立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迄今已在福建全省建立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97个,被国家劳动关系协调三方会议作为经验向全国推广。今年起,在建筑企业普遍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在职工流动性强、农民工比例大、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的建筑、住宿、餐饮业集中开展劳动合同签约行动,截至9月底,福建全福建省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72%,其中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率达62%。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工在海西安居乐业。今年在农民工子女就学方面,福建省做到三个一视同仁、三个特别照顾、三个灵活办理:对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评优评先、入队入团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对学习困难者、家庭经济困难者、生活不便者给予照顾;在入学收费、入学、转学等方面给予灵活办理。在户口迁移方面,规定在福建省居住满5年以上,签订劳动合同,有固定住所,无违法犯罪记录的暂住人口,准予将户口迁入福建省。此外,各地还广泛开展“心系农民工、真情解忧难”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农民工的氛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