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福建网福州十一月二日电现存古籍家底不清,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极度匮乏,尤其是少数民族古籍面临失传之危;大量珍贵古籍流失海外。
文化工作者眼里的这些“忧”,凸显福建古籍保护刻不容缓。可喜的是,福建最近已发文提出诸多对策,抢救、保护珍贵古籍。
福建计划今年开始用三到五年时间全面展开古籍普查登记,建立古籍数字资源库,形成福建省古籍联合目录;实现古籍分级保护制度,建立《福建省珍贵古籍名录》;对古籍收藏量大、善本多、具备一定保护条件的单位,进行标准化建设,命名福建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对于濒危古籍的修复,福建将集中资金有计划地修复破损古籍,利用现代印刷技术推进古籍影印出版工作,积极采用缩微技术复制、抢救珍贵古籍。
据了解,福建将成立古籍保护中心,负责古籍的普查登记及其人员培训;加大古籍保护资金投入,并制定鼓励政策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古籍保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