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漳州“海丝”申遗提案 省委书记孙春兰作批示

来自:海峡导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3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福建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于16日下午在福州胜利闭幕。出席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漳州市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漳州市省政协委员小组提交的 《关于支持漳州参与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更是于日前得到了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等省领导的重要批示。

  导报始终强烈关注

  对于漳州参与“海丝”申遗,海峡导报始终给予强烈关注。自从导报于2010年2月23日发表题为 《漳泉捆绑“海丝”申遗》之日起,导报就对这一题材进展实时给予关注。在本年度省政协会议前夕,导报更是推出独家策划报道4篇,对于漳州“海丝”申遗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独家报道。

  2011年1月12日,漳州市省政协委员小组提交了《关于支持漳州参与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提案。提案分为三部分:漳州 “海丝”申遗的主要依据、漳州“海丝”的主要特点、支持漳州参与“海丝”申遗的几点建议。漳州市的省政协委员们认为,月港一直是明朝中后期唯一合法的 “海丝”始发港,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并影响世界,在“海丝”链条中不可或缺。历史文献记载详实,历史遗迹和历史实物等展示明确,“如国家水下考古队从 ‘南澳一号’古沉船打捞出的10000多件瓷器中8000多件为漳州瓷,学者据此断定该船由漳州月港驶出。”

  漳州“海丝”特点很显著

  漳州市的省政协委员们还认为,漳州“海丝”申遗主要特点是漳州海商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共同推动了全球化贸易;月港的对外贸易航线是大帆船时代维持最久的一条国际贸易航线,延续了250多年;外国银元在漳州流通时间跨度之长、数量之大、国别之众、版本之多,是其它城市所少见的。

  “漳州‘海丝’创造的辉煌历史是无与伦比的;漳州海丝发展所涌现的航海家、海商和海交史研究专家人数多、影响大,如明朝五次追随郑和、后率船队八下西洋的王景弘,以钦命正使身份通达琉球国册封的潘荣;最早开发澳门的海商严启盛,十八世纪世界首富、清朝广州十三行首任商总潘振承等;漳州‘海丝’所具有的发达造船业为远洋贸易提供了重要条件。”提案说。

  省委书记、省长作批示

  为此,漳州市的省政协委员们建议省政府成立 “海丝”申遗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分管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漳州、泉州市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领导组成。同时,召集漳州、泉州市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开会,对两地捆绑申报“海丝”世遗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向国家文物局申请把漳州列入“海丝”申遗的预备名单,“建议省政府把漳泉两地‘海丝’捆绑申遗工作纳入我省十二五规划;切实开辟‘海丝’旅游线路,使之与武夷山、福建土楼、泰宁中国丹霞地貌形成山海呼应的旅游品牌;建议省政府把‘海丝’申遗所需的经费列入省级财政年度预算,每年有所递增,直至申遗成功。”

  该提案得到了省领导的重视,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提案上作出重要批示,省长黄小晶更是在批示中提出期盼:“请陈桦同志研究,能捆绑最好。”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则是在批示中说:“请文化厅研究提出意见,‘海丝’申遗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此外,洪捷序、冯声康等相关领导也作出了重要指示。(郑瑞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