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海西战略实施释放出强吸力 粤商入闽掀热潮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98

海西战略实施以来,已有71个投资项目越过省界从广东到诏安落户,其中民营企业55个,总投资1.7805亿元;外资企业16家,总投资8025万美元

9月以来,在闽粤边界的诏安,粤商投资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

投资900万美元的嘉达工业城新引进的两条DVD生产线进入投产前的调试;

投资2.5亿元的漳州燕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正在加紧安装设备;

在金星乡,由汕头商人徐耀良投资的和平罐头厂设备安装已近尾声,投产后可提供500个就业岗位,每年可产荔枝、龙眼、玉米等罐头食品1万吨,产值5000万以上;

在四都镇,投资100万美元的漳州欧尚睡衣有限公司签约落户;

……

据诏安工业办统计,从2004年海西战略实施以来,已有55个由粤商投资的项目在诏安落户,总投资1.7805亿元;此外还有16家外资企业从广东转移到诏安落户,总投资8025万美元。

粤商抢滩闽粤边界决非偶然。“吸引我们来的,是这里优越的投资环境、丰富的资源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诱人前景。”一位粤商说。

采访中我们也感受到,随着海西影响力的扩大,粤商入闽投资兴业正掀起新一轮热潮。他们盛赞海西,盛赞文明热情的福建人,纷纷表示到福建投资是他们明智的选择。

  海西送春风 边沿成前沿

诏安地处福建省最南端,由于远离经济区中心和省会城市,在以前,边界区域被边沿化的阴影有形无形存在,诏安也常常被人们戏称为“省尾”。

2004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号角吹响,提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的战略。一时间,劣势与优势、边沿和前沿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诏安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县开始转过头来审视边界的价值。

“延伸海西南翼发展布局,构筑海西、珠三角联动节点,打造对接珠三角前沿平台”的发展战略,写进了诏安县的工作报告。

思路一转天地宽。随着海西实践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8条通往广东的等级边界公路修起来了!这些边界公路与广东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诏安与珠三角、港澳处在“半日经济圈”内;

工业园区扩大了!经过重新整合,园区不仅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而且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96.7平方公里,同时还规划建设4000亩的梅岭集控区作为推进工业经济重大突破的特色项目;

电力设施建起来了!4个35千伏变电站提升成为110千伏,总投资1.1亿元的220千伏变电站预计今年年底可投入使用,工业园区实现双回路供电。充足的电力、便宜的电价,强烈吸引着饱受缺电之苦的粤商;

……

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使诏安成为福建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

  粤商入闽 闽商回流

汕头工商联副会长、广东信宁工艺玩具厂董事长林岳,在珠三角、汕头等地均有投资办厂,主要开发生产节日饰品出口欧美等。最近林先生在诏安四都镇投资4500万元创建大地饰品有限公司。他说:“诏安不仅有优越的投资环境,而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后生产基地将主要放在诏安。而且,诏安与潮汕相距只有80公里,两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在诏安的感觉与在汕头没什么两样。”“家在汕头、工厂在诏安、上下班走高速”,是众多在诏安投资的潮汕企业家的生活写照。

在诏安投资办厂的另一位汕头企业家丁建明,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到诏安考察,但由于条件不成熟没有在诏安投资。2004年,丁先生再次到诏安考察,发现这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动员4个兄弟一起到诏安投资。但其他兄弟都犹豫不决,于是丁建明自己在诏安投资8000万元创办海利水产有限公司。仅两年,这家公司就发展成为集水产养殖、冷藏、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产品100%出口,年创汇达5000万美元以上,公司养殖基地最近又从7000亩扩大到1.5万亩。看到兄弟在诏安的企业红红火火,他的4个兄弟再也坐不住了,于是5兄弟一起投资6600万元,在四都镇兴办福建五公子食品有限公司,从事肉类食品加工。

海西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对粤商的吸引上,不少改革开放初期到外省淘金的闽商,也开始回乡投资。在广东以及东北、西北等地办厂经营保健品十几年的诏安民营企业家何胜光,受到海西战略的鼓舞,在看到家乡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毅然决定回乡投资创业。目前,他在诏安所办的企业已开发出几十种产品。

  招商要选资 引资也引智

面对急剧升温的粤商投资热潮,如何避免产业趋同等弊端带来的无序竞争,将单一的经济往来转向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合作,使闽粤协作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实现合作共赢?

对此,诏安县委书记于南生说,对于广东来的资金我们也要选择。我们按照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漳州三大基地建设分工要求,强化产业聚集发展的规划引导,通过健全产业扶持政策,围绕当地产业特点和发展要求,吸引广东技术资金做大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形成一批产业集群,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如今,诏安的食品加工业和纺织服装业,凭借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广东的资金、技术,形成了相配套的产业链,两大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半壁江山。

如今,从广东来的已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四海食品有限公司在今年“6·18”上,与华南理工大学对接,引进传统低能量化成套技术,开发出无糖低能量高纤维的青梅月饼。该项目不仅大大提高当地大宗农产品青梅附加值,而且公司产值也提高了4倍。

闽粤边界人才市场,每月18日都有来自闽粤两省的企业和各类人才来在这里参加供需见面会。据了解,边界人才市场已经成为两省人才交流平台,开办5年来已为逾万名的各类人才找到就业岗位。

诏安的变化是福建省吸引外省投资的一个缩影。在福建省,与广东、浙江接壤的各个县市,来自这两个省的投资都已成为各个县市的主要项目来源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正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投资;而热情的福建人也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和良好的形象,接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合作伙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