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党旗,飘扬在风雨中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66

风雨,就是命令,就是号角。

正当人们沉浸在国庆黄金周的欢乐中,今年第16号强台风“罗莎”悄然逼进。福建省广大党员干部闻风而动,立即全身心投入与风雨的搏击中,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关键岗位,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处处能够见到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以崇高的责任感、忠诚的赤子心,在狂风骤雨中谱写了又一曲“党旗颂”。

 为了800多艘船只的安全

连续三夜,霞浦县北壁乡四门桥村党支部书记韩同佃只睡了一个囫囵觉,7日一大早,他又来到村小学,给安置在那里的300多名到港避风的外地船员送来方便面、矿泉水等食物。看到眼里布满血丝的韩同佃,船员们说:“韩书记,你也要注意休息啊!”

从4日傍晚开始,四门桥渔港就有外地作业渔船陆续进港避风,港内船只骤然增多。韩同佃和县、乡包村干部以及边防官兵一道,不仅帮助做好渔船的锚固,还一一动员船上人员撤离上岸,安排他们的食宿。由于需上岸安置的船员达300多人,原来准备的临时安置点已安排不下,韩同佃马上决定腾出村校舍、村委楼和老人会,作为临时安置点。紧接着,又两次派人赶往邻近的下浒镇买来150多张草席。

6日傍晚,狂风呼啸,暴雨如注,港内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达800多艘。为了确保人员上岸,韩同佃再次打开高音喇叭,扯着嘶哑的声音,反复动员船上人员撤离上岸。台风夜的渔港,漆黑一片,狂风夹带着暴雨,扫得人睁不开眼。广播一结束,韩同佃他们打着手电,踩着溜滑的船舷,从这艘船跳到那艘船,仔细查看人员撤离情况。

总在群众需要的时刻出现

7日上午,兴化湾畔的秀屿区埭头镇黄岐村风雨交加。在革命老军人刘金谋家中,田边边防所官兵组成的党员抢险队正在修补屋顶。屋顶上,副教导员林建洪、副所长郑榕峰侧身半躺,2人扯紧塑料布,覆盖在漏雨的瓦片上;屋檐下,所长郑发朝和一级士官危建斌将砖瓦一块块抛给屋顶上的伙伴。

刘金谋的房屋靠近海边,6日晚上,狂风刮坏了屋顶,漏了一夜雨。老人没有想到,天刚放亮,边防所的党员抢险队就上门帮助修补。

在鹅头村澳口,停满了数百条避风的渔船。党员抢险队队员放心不下,分组查看并固定船只。一艘渔船因风浪太大,扯断了固定的缆绳,与邻近的船只互相碰撞。发现险情后,林建洪带人登上摇晃的渔船,把船只重新固定住。当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边防所时,已不停忙碌了七八个小时。

“每次台风,都是党员干部顶着风雨把我们一家接来,免费吃住,渡过难关。”7日中午,被临时转移到罗源闽凤社区暂住的郑月婵母女5人,一边吃着午饭,一边说。

郑月婵家住凤山镇岐阳村,两间砖房依山而建,房顶上披盖着破塑料和柴草,台风一来,岌岌可危。获悉台风又要来临,郑月婵正着急,闽凤社区居委会的丁金华、尤婕、董春英等几位党员再次将郑月婵一家接到社区。

 非常时刻需要非凡耐心

7日上午,蕉城区三都镇,雨渐渐小了,防抗台风先锋队队员却依然坚守在各码头、渡口和危险地带,防止已经转移安置的人员返回。

“雨小了,风也小了,我们为什么还不能返回渔排?”

“台风还没有登陆,还会带来狂风暴雨,为了安全,现在还不能返回渔排。”

三都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钟宜平这几天患重感冒,仍坚持在一线。昨日上午11时,当他从海面巡查返回孟澳码头时,发现一个养殖户打算返回渔排,立即耐心劝返。

5日,得知“罗莎”即将来临,三都镇将镇、村干部,公安、边防的党员组成28个党员先锋队,深入养殖区、危险地带,动员海上人员和危险地带人员转移。7日凌晨3时许,强降雨使得三都城澳半岛山洪暴涨,时值海水涨潮,城澳塘内闸门无法排泄,半小时内水位最高涨至3米。此时,正在塘堤附近巡逻的5名党员先锋队队员获悉险情后,立即顶着狂风骤雨穿梭在各家各户,仔细排查,防止危险地带人员返回。

福安市湾坞乡下广村,在8月“圣帕”台风袭击中,倒塌房屋118座,是福安市受灾最严重的村庄,加上在这里定居的连家船民多,流动性强。在防抗“罗莎”中,下广村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为确保村民安全转移,乡党委书记林志生、乡长黄河清,6日起就驻扎在下广村一线指挥,把乡村干部、公安干警分为3个组开展工作,救灾安置组负责撤离安置,危房安全组负责巡查危房和海堤,渔民转移组负责连家船民撤离。

转移组的年轻党员陈平发,6日起就挨个上船劝导渔民撤离,可是,一些渔民却一会儿进入安置点,一会儿又回到港口看看船只,虽然转移组向他们保证一定仔细看护,可他们还是照样来来去去。6日夜,已十分疲惫的陈平发发现船民欧胜光又返回渔船,再次冒雨赶往港口,风急雨大路滑,转了一大圈,终于在避风滩涂处找到欧胜光。在转移组的耐心劝导下,港口处200多名渔民全部按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6日中午,蕉城区虎贝乡新亭村党员彭伏灼,终于把住在山坡下的孤寡老人彭奶春接进了自己的家。虎贝乡地处山区,地质灾害点多,干部少,如何让群众迅速转移?虎贝乡发挥农村党员的作用,按片区组成17支“劝离”小分队,到各自然村协助乡村干部转移群众,有的党员干脆把村民接进自己家里。在党员的带动下,一天内全乡2061名居住在危险地带群众就全部转移完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