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风雨,就是无声的命令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45

超强台风“罗莎”逐渐向福建省北部沿海靠近之时,正在休假中的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县市、乡镇、村庄的所有干部迅速到岗到位;本报记者也主动放弃休假提前进入防抗台风第一线,发回报道——

6日晚7时,记者电话连线蕉城区三都镇党委书记蓝挺佳。此时,他正在城澳半岛临时指挥部值班。面对可能来袭的“罗莎”台风,他说:“我们已做好准备!”

蓝挺佳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忙,家人难得一聚,本打算这两天陪家人外出走一走,但现在这个计划搁浅了。三都澳处于台风口,海上渔排多,防范不到位容易造成损失,我们得放弃休假。”

三都镇党委副书记、防台风防汛常务副总指挥李长和4日晚参加宁德市视频电话会议后,马上赶回部署工作。5日上午7点半,三都镇干部全部到位。8点,镇党委政府扩大会议召开,全镇分成四个工作片区,镇、村两级干部及民兵预备役人员到渔排发送防台风书面通知。

6日一天,蕉城区直15个单位50多位干部及三都澳管委会30多人分组进村入户,劝说渔民上岸,并组织人员把守渡口,防止人员下岸。

据悉,宁德市重点抓好四个区域群众的转移工作:一是海上渔排人员;二是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三是临海村庄和低洼地带的群众,四是沿海景区特别是海上、岛上的游客。截至6日18时,宁德市海上渔排人员18279人已经全部转移上岸,9683艘渔船已经全部进港避风,转移危险地带人员5.5万人。另外,宁德市还组织了抢险队伍893支15461人。

2日第16号热带风暴形成后,福州市防汛、气象等部门就密切关注。5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取消国庆休假,全力以赴落实各项防御工作。6日晚9时10分,记者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拨通市交通局值班电话,一位副局长告诉记者,交通部门已实行24小时值班,有关人员已到各个地段检查,对可能出现水毁的重点路段加强戒备,做好及时抢修准备。闽江航运公司党委书记吴健津接到通知后,5日晚连夜从南平老家赶回,市交通局交战办负责人林昌达也从连江赶回,值守岗位,投入防抗台风准备工作。截至6日下午18时,福州14229艘渔船已全部返港避风,在渔排上的10358名人员全部安全撤离。本报记者陈建平发自莆田

继5日全岛990条渔船全部回港避风后,6日,南日岛2075名渔排养殖人员也全部转移上岸。南日镇党委书记戴超雄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南日镇的党员干部养成了一得知台风消息,就自觉提前回岛的习惯。戴超雄在岛上值班,3日才离岛,一获悉“罗莎”走向的消息,就赶上4日8时的头班轮渡回岛。当天,镇两委成员林国章、梁群峰、蔡黎忠、朱玉煜等人也全部赶回工作岗位。至5日中午12时石南渡轮因风浪大停航时,全镇82名干部除了11名有项目任务在身一时未能赶回岛上,其余71名干部全部到位,并迅速下到片、村一线,组织群众防范台风。

东岱村是鲍鱼养殖基地,由于海上渔排投入大,村里一些养殖人员不太愿意转移。主动回岛的镇组织委员吴建忠和驻村镇干部沈洪珍带着村干部驾着小船,一个个渔排动员撤离,做到不漏一人。为防范回港避风的渔船偷偷出海,镇干部林乐临与后叶村党支书杨玉九等人,晚上冒着风雨坚持在澳口巡查。戴超雄说:“可以用‘责任重于泰山’来体现干部们的高度责任心。”

6日下午2时多,见到泉州市区风力逐渐加大,记者立即赶到泉州海事部门,了解防台风情况。由于“罗莎”来临,泉州海事部门干部职工5日就主动停止假期,返回岗位,并延长工作时间,按照从早、从严、从紧、从急的要求,迅速行动起来。

在泉州海事局值班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紧张地收集气象信息和海上信息,密切监视台风动态。几位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不断地向沿海航运企业、船舶公司发出防抗“罗莎”的紧急通知,要求航运企业督促所属船舶立即启动防抗台风预案。在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人员一整个下午不间断地通过UHF高频通讯,提醒、督促相关单位和船舶选择合适的位置避风。

5日至6日,泉州海事局已组织多批人员深入现场,加强对水域、码头的巡逻巡查,随时掌握辖区内的船舶动态。南安海事处重点抓好泉金客轮防台风措施的检查、指导和督促落实,联合南安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向“泉州”轮和“泉金”轮发布防御超强台风安全提醒,确保航行安全。

记者还了解到,5日起,惠安崇武风景区、石狮黄金海岸风景区内的海上游乐项目叫停。泉州市旅游局还要求沿海各旅游景点要做好防风浪准备,加强海边巡逻,防止游客靠近海边。

“罗莎”逼进,南平虽在山区,但也不掉以轻心。5日,南平市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人员提前到岗,尤其是乡镇、村干部要在岗到位,及时防范局部强降雨带来的地质灾害。市气象、水文、土地等部门还举行会商,分析“罗莎”可能带来的雨情水情,重点关注地质灾害地段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