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台湾籍船舶“永春”号满载着大陆台商所急需的生产零配件,中午12时从金门报关放行,15时30分就到达石狮晋江深沪码头,16时45分石狮海关为其办理完通关放行手续,当天,这些货物就交由物流公司运往台商的工厂。由于航程短,通关快,对台小额贸易被誉为台湾商品出口祖国大陆的“海上高速路”。
为提高辖区内14个对台小额贸易点的通关速度,厦门海关创新监管模式,采取“一对一”的便利措施。如针对鲜活商品船期紧、装船过程长、装载车辆批次多的特点,海关实行“先装船再报关”的通关模式;针对东山关区码头水质较差,出口活鱼在码头装船影响成活率的情况,海关特允许台轮到附近的养殖渔排装载活鱼。考虑到对台小额贸易货物往往种类繁杂且名称俗语多,容易因申报不规范造成退单的情况,海关相应采取预归类和预审价措施,简化了通关手续,减少差错率。目前,石狮地区经营运作的对台小额贸易公司已由一家发展到5家,厦门地区今年新增4家,总数达到9家。
“通过对台小额贸易,大陆台商需要的生产辅料,当天提出需求,当天就能从台湾运到大陆,而且批量小,操作灵活。”晋江对台贸易有限公司人员洪于纯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