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5世纪,葡萄牙探险者首次来到澳门时,因为语言不通,将当地人“妈祖阁”的回答当成了地名。于是,澳门也被称为“MACAO”。这个有点“阴差阳错”的名字反映了当地历史和文化的轨迹,也记录了闽澳之间通过妈祖信仰所建立起的由来已久的联系。
时钟拨回今天。近年来,福建提出并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闽澳两地交流更加频繁,更加密切。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特区官员和当地的知名人士纷纷表示,“海西建设为澳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澳门可为海西建设发挥区域服务平台作用”……
特首三次访闽:海西也是澳门战略机遇
2004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不久,时任福建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省长的卢展工率福建代表团访问澳门。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在会见代表团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给予高度评价,希望“福建要发挥独特优势,为祖国统一大业多做贡献”。澳门方面完全赞同海西构想,闽澳双方此次达成了加强在商务、中小企业、旅游文化、服务业四个方面进一步合作的共识。
为了在海西战略的全新框架下推进闽澳四项合作,何厚铧特首先后三次率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当地企业组成的参访团前来福建,与福建方面共商闽澳携手共谋海西大业。
2005年9月,何厚铧率团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9·8”投洽会。会上,澳门特区相关部门、澳门企业家积极与福建省建立经贸合作,扩大在闽投资。此前两个月,在四川成都,出席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的福建省省长黄小晶会见了前来参会的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双方对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平台上闽澳四项合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满意。黄小晶表示,福建将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海西这个闽澳合作平台,推动两地共同繁荣。
一年之后,首届海西建设与闽澳经济合作论坛在厦门举行。何厚铧莅临会议并发表讲话。他认为,福建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明确支持,凸显了福建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以及国家统一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不但是福建发展的重大机遇,而且也为周边地区,包括澳门特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今年6月,第二届海西建设与闽澳经济合作论坛移师福州举行。何厚铧再次率澳门经济财政司、贸易投资促进局、旅游局、澳门总会总商会、澳门银行公会、澳门出入口商会等部门、组织,以及当地知名企业和社团组成的庞大阵容,来闽访问并参会。两地共谋把握海西建设机遇,携手创造闽澳合作与发展新格局之势日渐成熟。
不仅是澳门高层,在澳门社会各界,对海西的关注度一直在升温。
去年7月,“海西风采·魅力福建”大型图片展览暨《福建画报海外版·澳门专号》首发式,在澳门卢廉若公园举行,几天内吸引了数万名澳门同胞前来参观。
去年11月,《澳门日报》等海外华文传媒组织负责人和资深记者,开展“海外华文传媒聚焦海西”活动,大量关于海西建设的报道,在澳门引起积极反响。今年,《澳门日报》和《澳门市民日报》等当地主流媒体,分别以“积极参与配合海西经济区建设,何厚铧:闽澳合作进入深化阶段”、“抓紧全新机遇,积极参与配合建设海西,推进闽澳合作”为题,向澳门市民宣介两地经贸、文化和各项交流合作事项的最新进展。
澳门福建社团负责人、金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金感慨地说:“看到、听到许多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介绍后,我很振奋。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不仅将使家乡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也为闽澳合作提供了新商机。”
“在海西这个平台上,以台湾的发展和管理经验,依靠内地的硏发和生产,再加上澳门在金融和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澳闽台三地间的合作,是很好的良性互补,将产生强大的竞争力。”全国青联常委、澳门福建青年联会名誉会长颜奕在年初举行的世界闽商大会上表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建,不仅为福建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为包括澳门在内的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将吸引台湾和港澳企业参与到这一区域经济建设中。
澳企纷纷融入:要在海西建设中谋得一席
2004年10月,在福建的晋江,由澳门金龙集团投资的晋江鞋业市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建设“中国鞋都”项目。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中国鞋都”立刻吸引了华昌、新来发、凤竹等晋江知名鞋材企业,以及一大批浙江、广东等地和意大利迪亚多纳、法国梦特娇等外地客商入驻。“中国鞋都”成为一个集商贸、会展、休闲于一体,以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为特色的大型鞋业专业市场。
澳门金龙集团董事长陈明金说,海西建设给福建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会,澳门企业应当发挥优势,主动融入,既在海西发展中谋得一席,也为澳门企业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抱着这样的信心,“中国鞋都”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联合设立了皮革与制鞋质量检测中心、皮革材料与鞋业人才培训中心等五大中心。他们依托澳门的欧洲咨询中心优势,跟踪欧盟和国际上的最新技术标准,并将最新技术动态及时提供给相关企业,针对不同出口国技术标准的变化,及时向商户通报有关资讯,并进行独立知识产权产品研发,进一步提升晋江出口鞋的科技含量和款式质量等。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通过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鞋类达6.45万批、5.03亿双,出口金额达13.7亿美元。平均单价比上年增长10.2%。
在福州,另一名澳门实业家正在演绎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建设新的传奇。今年4月,由澳门实业家、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宝龙集团总裁许健康巨资打造的超大型购物中心——福州宝龙城市广场正式开业。这个集大型时尚百货、超市、餐饮、夜总会和酒店式公寓等不同业态于一身的城市广场,立刻成为榕城热闹的“第二商圈”。
许健康对海西建设有深厚的感情和认真的研究。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回到祖籍地晋江投资创业。创业初期,曾经与台湾商人合作,在晋江投资开办了一家现代化的企业——福建东伦织造公司,并取得成功。许健康说,从他自身创业经历就可以看出,福建依托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的深厚渊源,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把对台的优势凸显出来,正是抓到了快速健康发展福建经济这篇大文章的要害之处。
用许健康的话来说,“发展就是找位置”。他认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的发展渐趋成熟,福建地处两大区域经济实体之间,抓住台湾机械、电子、化工和电脑软件等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机遇,承接优势和特色产业,与岛内形成优势互补和上下游连接的产业集群,共谋合力拓展国际市场。澳门企业家应当主动对接。
澳门归侨总会副会长王彬成也持同样看法,他表示,福建近年来在两岸“小三通”、台湾农产品登陆祖国大陆销售等方面,措施频出,也让“海西”在澳门闽籍乡亲的眼中变成实实在在的投资发展机遇,激发了他们回乡创业的热情。
据了解,在澳门有30多个闽籍社团,闽商有14万多人,大多从事房地产、贸易和建材。两地这种渊源深厚的血脉关系和文化根基是闽澳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动力源泉,海西的发展和机遇则让更多的澳门闽籍乡亲纷纷回乡投资创业,参与海西建设。
省外经贸厅统计数字显示,福建省去年新批澳门投资项目64项,合同澳资2.91亿美元,同比增长54.8%,实际利用澳资1.18亿美元。截至去年底,福建省累计已吸收澳门投资874项,合同澳资17.58亿美元,实际到资7.55亿美元。闽澳在贸易方面也日渐热络。去年福建省与澳门进出口额为946.7万美元。其中今年前4个月进出口额为475万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22%。
推进四项合作:海西战略促进闽澳双赢
与澳门企业家参与海西建设同步,闽澳携手的四个方面合作更是大力推进。
2004年10月21日,在喧天的锣鼓和成千上万信众的期待中,福建湄洲妈祖金身乘专机由福州抵达澳门,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在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接驾仪式。湄洲妈祖巡安澳门是随后开幕的第二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最重要项目,也是湄洲妈祖金身继1997年巡安台湾、2003年巡安金门后第三次出岛巡游。
这是近年来闽澳两地开展的多项妈祖旅游文化交流活动之一。国家旅游局大力支持海西建设,在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海峡两岸旅游区列为重点发展的12个旅游区之首,提出从海峡西岸入手,联合东岸,携手将海峡两岸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家部委的强有力支持,给闽澳旅游文化合作带来了更大的机遇。澳门特区政府抓住两地妈祖旅游的品牌优势,继续深化闽澳旅游及会展业合作。共同打造“妈祖文化游”品牌,是闽澳旅游合作的重心。在今年闽澳经济合作论坛上,双方业者还表示,今后除相互参加对方举行的妈祖活动外,还要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利用澳门的平台,进一步推动闽澳台妈祖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
随着海西建设的不断推进,闽澳双方在商务、中小企业、旅游文化、服务业四个方面的合作也不断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商务合作方面,闽澳已两次联手组织企业赴葡语系国家参展、考察,同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投资贸易促进机构、商会初步建立了联系,推动了福建企业加强与葡语系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
——中小企业合作方面,2005年以来福建中小企业两次赴澳门参加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洽谈了机械、电子、木材加工等一批合作专案。已有三明企业赴葡语系国家投资发展,澳门金龙集团、宝龙集团、万邦建设等多家企业来闽投资创业。
——旅游文化合作方面,闽澳积极推广“妈祖文化游”品牌,2004年以来澳门来闽旅游人数达16万人。2005年5月,由闽澳共同组成的旅游促销团还到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推广澳门福建精品旅游线路。主打“妈祖文化”品牌为闽澳旅游合作带来的双赢效应逐步凸显,也成为闽澳四项合作的亮点之作。
——服务业合作方面,双方深化在酒店管理、会展和教育文化等领域交流。福建学生赴澳高校就读日益增多,澳门为福建培育了一批葡语、会计等方面人才。澳门贸促局还与“9·8”组委会签订了合作协议,拟在会展业方面加强合作。
四个方面合作还产生另一个良好效应——闽澳双方发挥澳门和闽籍澳资企业在开拓葡语国家、地区和欧盟的优势,使澳门成为闽龙出海的一个重要窗口与平台。
在澳门,有两个中国企业开拓葡语国家和欧盟市场的重要平台,即“中国—葡萄牙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和欧盟在亚洲设立唯一的欧洲资讯中心。
今年闽澳经济合作论坛上,何厚铧特首提出,“中国—葡萄牙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的效应正日益显现,未来澳门将进一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进入葡语国家市场,也为葡语国家企业进入海峡西岸提供便利的桥梁。
澳门经济财政司谭伯源司长也表示,澳门未来将和福建一起继续联合开拓葡语国家及欧盟市场,澳门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除继续与福建联合组团或协助福建组团赴葡语国家及欧盟考察、参展以及参与有关经贸活动外,还将协助和推动葡语国家和欧盟的企业、商会及商务机构到福建考察、参展并出席有关经贸活动,并协助福建充分利用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以及在澳涉葡、涉欧机构的中介资源等。
近年来,福建企业利用海西的平台,积极参与在葡语国家举办的贸易投洽活动。闽澳双方已经连续两年联合组团赴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等地,组织两地中小企业参加国际贸易投资展示。其中,福建省福安电机、漳州钟表等多家企业团体也已在安哥拉找到了新的市场。莆田和南平等设区市在澳门开展经贸投资和旅游推介活动,在向葡语国家拓展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澳门与欧盟合作成立的“澳门欧洲资讯中心”,是福建企业了解欧洲动态的良好渠道。漳州与澳门欧洲资讯中心的互动联系,助力当地钟表行业基本成功跨越欧盟ROHS指令障碍关。今年上半年,漳州地区钟表产品对欧盟出口1580万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58.6%,占漳州市钟表产品出口货值的38.5%,成为当地钟表产品出口的新亮点。
妈祖文化,让闽澳之间通过源自血脉的中华历史和文化而联系在一起;海西建设,将合作发展与携手共赢变成闽澳紧紧相连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