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中,经营长达20年及以上的有15家,10年至20年的有38家,5年至10年的有31家;拥有自己品牌(知名)的近10家,其中,获省著名商标的有4家。“人无诚不立,业无信不达”,这充分说明了文明诚信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福建省私营企业100强”中,销售额1亿以上的77家,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37家,用工总人数达到114790人。福建省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除了靠经营者拼搏向上,争创一流的精神之外,与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与各级个私协会在促进个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非公经济在建设海西中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今天,在福建经济总量中,非公经济所占比重达76%;非公经济对就业和再就业的贡献率高达70%。福建省非公经济能得以迅猛发展,与遍布福建全省各地的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密不可分。20年来,福建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发展平台,提供优质服务,为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与个私经济共生
福建省个私经济的虽然起点较低,但发展十分迅速,由初期零星人员肩挑手提、小摊小贩的经营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一支拥有数百万个体劳动者的庞大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型、外向型、实业型的企业,有的还组建了集团公司。
加强个体劳动者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塑造积极向上的劳动者整体形象,更好地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架构桥梁,提供服务,引导他们搏击市场大海,不断发展壮大,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广大个私从业者的迫切需求。
1986年10月,福建省个体劳动者协会应运而生;1997年,福建省私营企业协会宣告成立。这两个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是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领导下,由城乡个体工商者、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业主组成的群众团体。这一团体应运而生,为福建个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福建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会员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2007年3月,福建省个体劳动者协会与福建省私营企业协会,合并为福建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协会的职能不断扩大,协会的作用日渐重要。到目前,福建省共有9个设区市个协、私协,85个县(市、区)个协、私协,近680个基层分会,4300个会员小组。拥有个体工商户会员90多万人,拥有私营企业会员9万多户。
截止2006年底,福建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49.30万户,资金额达209.71亿元,私营企业14.54万户,注册资金3162.39亿元,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达300多万人。
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是伴随着个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个私协的地位与个私经济的地位紧密相连。个私经济从当初“拾遗补缺”,过渡到“有益的补充”,再到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也得益于各级个私协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为广大会员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会员的积极性。
铸造诚信经营理念
人无信不立,商无诚不兴。协会广泛开展“诚信承诺”建设活动。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印发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规范》,在福建全省开展了“诚信承诺”建设活动。同时,基层个私协还通过建立监督巡视制度,公推会员担任监督巡视员等形式,加强会员的诚信自律监察等,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诚信经营。
建瓯市吉阳农产品行业分会向客商承诺:外地客商来购货,发现假冒伪劣或权益受侵,由行业分会先行向客商赔偿,行业分会再向会员追偿。在行业分会的倡导下,农资经营户们纷纷开展“文明经营户”“诚信经营户”活动,营造了诚实守信的农资市场环境。这是福建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基层分会服务个体私营经济所做的实事。像这样的例子在福建全省个私协会组织里不胜枚举。
协会将会员的诚信经营情况进行登记,纳入会员诚信档案,作为评定会员信用等级的重要依据,使诚信经营逐渐成为个私企业的自觉行为。
为企业排忧解难
多年来,福建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积极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作用,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行政管理机关的助手作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和谐”,协会想会员之所想,急会员之所急,为会员排忧解难。
据统计,仅2006年,福建全省就举办各类普法教育3212场,参与人数达23.7万人次;福建全省个私协拥有维权法律咨询机构58个,聘请律师96名,开展较大规模的维权服务活动717项,为4100多位个体户、私营企业“讨说法”。仅漳州开展的维权活动,去年就为会员挽回经济损失近500万元。
协会还针对个私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开展无偿代理服务和技能培训及招商引资活动。去年,福建全省协会累计为11.2万个体工商户和1.7万户私营企业提供无偿代理服务;举办各种知识和技能培训班237期,培训会员近万人次,为进一步发展福建省个私经济增强后劲。
福建圣农:
从小个体到亚洲最大
前不久,获评“福建省私营企业100强”的福建圣农集团,也是福建省11家行业重点龙头企业之一。
1983年,在绝大多数人还守着铁饭碗的时候,福建圣农集团创始人傅光明毅然下海养鸡当上了个体户。不久,光兴孵化养鸡场宣告成立,其工商注册登记号的编号是××××××001,成为福建省第一家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
傅光明以鸡场为龙头,将光泽县农村作为第二车间,走“公司+农户”集约化道路。经过实践,“公司+农户”模式后来完善成“公司+基地+基地带动农户”模式。经过十年的发展,1993年,拥有800万元总资产的福建光泽鸡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公司的发展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999年,公司在中坊新建了一座肉鸡加工厂,产能大大提高,日宰杀量达5万只,后经厂房扩建和技术改造,日宰杀量达到10万只。1999年4月,光泽鸡业公司更名为福建圣农实业有限公司,成为肯德基的十大核心鸡肉供应商之一。
2006年7月9日建成投产的圣农肉鸡加工二厂,不仅是亚洲产量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肉鸡加工厂,也是世界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肉鸡加工厂。
到2010年,圣农将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年宰杀量将提升至1.2亿羽,年生产总值将达到70亿元,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强、最大的以肉鸡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导,配套企业齐全的农业产业集群。
泉州中闽百汇:
诚信务实 奉献社会
前不久,泉州市中闽百汇购物有限公司入选“福建省私营企业100强”。这是该企业始终坚持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倡导人性化管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引领企业走向新篇章所取得的成果。
1999年3月,陈开通创立泉州市鲤城百汇购物有限公司(现更名泉州市中闽百汇购物有限公司)。公司在泉州同行业中率先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进入泉州市百货业领先行列。
诚信为本,奉献社会是中闽百汇的价值取向。企业不把经营的着眼点停留在狭隘的利润目标上,而是把贡献社会的崇高目标,把为社会提供优质商品、让顾客满意当做企业最高的价值追求。制订、倡导“诚信经营、开拓创新、完善服务、持续发展”的公司质量方针,在经营管理中诚信务实,终使百汇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和赞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双赢。
泉州中闽百汇积极建设“放心消费”环境,始终坚持以“顾客满意”为工作标准,严把商品质量关,规范服务行为,真诚服务顾客,不折不扣兑现公司承诺。陈开通时常这样讲:“我们也是消费者,我们的需要也就是顾客所需要的”。他始终把“为顾客把关”为己任,以质量管理引领企业文化。对于质量管理控制,泉州中闽百汇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已达1/3保质期的商品坚决不进货,剩1/3保质期的商品坚决撤柜,从而保证提供给顾客的商品处于优质期。
公司诚信务实不仅赢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赢得了不少荣誉。总经理陈开通还荣获“全国商业服务项目业优秀经营者”和“全国商业优秀创业企业家”称号。
陈惠玉:注重质量 讲求信誉
在台江农贸市场,“福州城德利服装商行”在业内口碑甚佳。不久前,获得“首届年度福建省百家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称号。
这是一家专门批发和零售上海各种品牌的中、高档时尚女装专卖店。20年来,店主陈惠玉始终如一地为南来北往的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陈惠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诚待人”的经营理念,注重质量,讲求信誉,视“诚信”如生命。对待顾客,她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在价格上,总是优惠让利给顾客,真正做到“薄利多销”;对新发展的客户,允许他们先将货卖出去,再收货款,这些都为她赢来了许多回头客。加之她与人为善,经营有方,几乎成了中老年女装的销售代表。她带动周边的二十多家店经营中老年女装,形成“中老年女装一条街”,而她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好。顾客们说:“陈惠玉人实在,买她的服装我们很放心!”
去年,三明一批发商不小心把价值1000多元的货物遗失在店中,陈惠玉经多方查询联系到货主,原物归还。她拾金不昧,给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惠玉注重质量、讲求信誉,赢得了许多荣誉,先后获得了福建省、市、区工商局授予的“先进个体工商户”和福建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