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华侨大学的嘉庚纪念堂里,参加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海峡西岸行的台湾本岛青年参访团与华侨大学青年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现场分成了社团、结对子和学生领袖交流三个组。精彩纷呈的互动活动,让两岸青年的情谊跨越海峡,在此刻发出了和谐的共鸣。
“来之前最想了解的是大陆同学课余生活和兴趣活动的情况,没想到一打听,其实两边都蛮一样的。一点都不陌生,就像在家里一样。”通过一张小小的联谊卡片,在两岸青年结对子活动中,台湾大学生杨伯隆认识了华侨大学法律系的杨晓明同学,两个人凑在一起立刻开心地聊起了各自大学生活。杨伯隆说,青年联欢让两地青年学生相互了解,增进了感情,也可以说是一次良性竞争的活动。
交流自然不是仅仅动动嘴皮子,台湾来的拉拉队在华侨大学学生的邀请下,在交流中临时“加演”了一场精彩的拉拉队表演节目。在嘉庚纪念广场前,十多名统一着装的台湾青年直接在广场地面上排列开来,只见几名较小的女生在男队员的协同下,随着简单的节拍,搭起了三层的“人梯”,再用高难度的翻滚动作而下。不断变换的阵形,以及交错腾挪的踢腿和曲体表演,让看惯了本校篮球拉拉队表演的华侨大学学生倍感新鲜,掌声连连。
闽台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丝毫不逊色。此次金门青年参访团到访泉州七中之后,感受最强烈的还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血脉亲情。
“海峡青年欢聚泉州,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每个词语代表一首闽南语歌曲,分成三个方阵的两岸青年学生要根据前奏立刻猜出,并演唱这首歌。泉州七中的同学一开始就出了一个难题,不过倒也没有难住金门青年参访团的学长们。《爱拼才会赢》、《随缘》……用熟悉的乡音,演唱耳熟能详的闽南语老歌,立刻让现场两岸青年学生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金门大学生王松豪虽然第一次来福建,但是身边一些就读厦门大学的邻里朋友早就提及这边的景象。“闽南式的街道和带有燕尾骑墙的老厝,两个地方基本上都一样。”
让王松豪感到佩服的是由泉州七中学生制作的机器人展示。曾经多次参加世界电脑机器人竞赛并获奖的泉州七中同学,进行了全天候仿真观察鱼、星空机器人乐队等非常机器人表演,也深深地吸引了参访的台湾青年。
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青春的心灵彼此并没有距离。参加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的1000多名台湾青年,还分别与泉州师范学院、黎明大学等十所当地大、中院校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一同奏响了一曲青春快乐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