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来,福建省创新地质灾害危险点防治方式,变临灾转移为灾前综合防治,消除地灾威胁——
8月11日下午2时许,李世淦家亲朋满座,十分热闹。当天,是儿子李德龙的10周岁生日,李世淦在家设宴庆祝。
李世淦和他的亲友们心里都明白,他一家子能住上新房,过上安稳日子,离不开政府的帮助。
李世淦是尤溪县城关镇下村村村民。2005年6月14日傍晚,暴雨突降,持续了2个小时,晚8时许,他居住多年的房子后坡出现滑坡,压坏了靠山一侧的5间屋子。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当晚,他们得到了妥善安置。
灾后,经过测算,治理好滑坡要花费40多万元,国土资源部门建议他们搬迁重建,并在靠近村道、地灾安全区划定了重建点。
原来,从2005年起,省里决定对地灾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对难以治理的地灾危险点,通过整体搬迁,切实消除地灾的威胁。并结合造福工程及新农村建设,引导搬迁居民点向中心村、小城镇集中,每户补助5000元。
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当年7月,李世淦选定了96平方米宅基地,冬至那天搬进新房,春节前建好两层。除了5000元搬迁补助,政府还免了他们的用地管理费、手续费等,每户大约可节省1万多元。
2005年和2006年,尤溪县共安排194户地灾危险点村民搬迁避让,今年计划搬迁135户。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肖光建说:“这是变临灾转移为灾前综合防治,确保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现在自然灾害来时,更多农民能睡上安稳觉,我们心里也相对踏实一些。”
对此,联合乡副乡长蔡光桑有更多感受。联合乡12个村每个村都有地灾点,2001年被列为福建全省16个地灾重点乡镇之一。这些年,乡里除了向上级争取各种政策性资金统筹防治外,对愿意搬离地灾危险点的村民还给予各种优惠。蔡光桑说:“乡里对搬到集镇的村民,地价每平方米优惠50元;村民自用材免收费用,还免费设计、放样,每户受灾户可享受6000至10000元的优惠。”
王金梅一家就享受到这样的优惠。王金梅原来居住在联合乡联合村大岭自然村,到集镇有18公里,地势陡峭,村民都是削坡建房。2004年4月,持续降雨,一天晚上10时许,王金梅居住的房子后山山体开裂造成滑坡,压坏了房子。
第二天早上赶到大岭的蔡光桑说:“我们走路进去,发现裂缝有10多厘米宽、30多米长。”乡里请来闽西地质大队的专家进行了勘测,据测算,原地治理要30多万元,乡里决定动员他们搬迁。目前,受威胁的14户村民全部搬迁避让。而让蔡光桑更为高兴的是,这些年,经过实施地灾危险点搬迁、造福工程等,联合乡有200多户村民搬到集镇,促进了小城镇建设。
当年立冬,王金梅一家子迁入建在联合村的占地40平方米的新房,今年春节前,她家4层楼已全部盖好。蔡光桑说,王金梅一家子搬下山来,不但消除了地灾的威胁,还有利于子女教育,发展前景更好。
据介绍,按2006年摸底统计,福建省需要搬迁的地灾点达4091处36305户155786人。2005年以来,省级财政已拨出6700万元,安排1453处地灾点13400户57386人搬迁,涉及63个县(市、区)。(记者 吴美章 通讯员 刘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