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项目成果交易会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5
福建省科技展团参加历届“6·18”成效显著

  在第五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到来之际,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多年来,省科技厅始终把办好“6·18”当成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窗口,主动靠前,积极运作。历届“6·18”科技展团都组织具有较高水平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举办有影响、有深度的系列活动,搭建信息交流和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营造出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互动发展的多赢局面,促进了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互动,带动了生产要素组合,加快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向福建转移,推进了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据统计,从第二届到第五届项目成果交易会,科技展团共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61项,签约总额近65亿元人民币。
  在第二届对接项目中,科技展团促成签约的超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抓装式小型轮式装载机、欧盟农残标准(蜜柚)引进与产业化、单双面拔片提花针织机的开发与产业化等项目,对提升福建省通讯技术、工程机械、轻纺产品、农副产品开发与食品安全等的技术水平,壮大行业实力,提高市场份额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第三届成果交易会上,又促成签约了“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最新天然药物提取技术和应用”等5个上亿元项目,对推动福建省医药、生物技术工程等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届交易会期间共签约105个对接项目,签约金额5000万元以上的有: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福建省中科盛华光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的“液晶显示器(LCD)用STN偏振片湿法拉伸技术研究及应用”等10个项目。
  由福州大学与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对接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清洁生产技术”成果项目,采用高新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创建了新型清洁生产技术,有效地提高微生物发酵效率和目标产物提取效率,提高了生产水平,并大幅度降低COD排放量,达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全年可新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于今年12月份前完成项目的全面推广建设工作。
  此外,在省科技厅的促成下,成果持有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将Ⅱ优936、Ⅱ优航148、Ⅱ优139分别转让给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闽丰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开发,3项成果作为重点项目参加了大会签约。项目实施一年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已全面完成成果大面积转化前的各项深化工作,建设杂交稻优质种子生产基地4个。三个组合累计推广105.5万亩,新增稻谷4495.36万公斤,新增社会效益7642.1万元。由于三个组合较抗稻瘟病,减少了防治稻瘟病的农药施用量,降低水源污染和食物残毒,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对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在第四届“6·18”成果交易会上,由福建金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厦门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国内医药研究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实现对接的“反义核苷酸抗癌新药—K 22”项目,经过一年的研究开发,目前已完成反义寡聚核苷酸药物序列的设计、筛选和专利保护工作,同时,还进行了原料生产和制备工艺研究,以及原料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预期在今年下半年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临床试验,可望在2008年获临床批件。这个项目为滚动式建设,产业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计达产期冻干粉针的销量将达到100万瓶,年平均销售收入6亿元。
  今年第五届交易会期间,福建省科技展团将签约103个对接项目,签约总额近15亿人民币,签约金额在5000万以上的项目有:福建三晶硅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开展的“太阳能级硅材料提纯工艺研发”项目、厦门养生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的“重组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二价疫苗的产业化”项目、美国滤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华博信息有限公司合作的“环保科技产品和技术本地产业化”项目等9个。通过这些科技成果的成功对接,对改善福建省科技资源的配置,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福建省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必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力打造国家级科技论坛品牌
  ——首届海西科技论坛将成“6·18”新亮点
  为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和“四个重在”的要求,构建集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福建的科技发展献计献策的平台,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由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的首届海西科技论坛将于6月18日下午在福州福建会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为主题,是第五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科技展团的一项重要的活动。
  论坛由福建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王钦敏和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王元主任主持。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各设区市科技局、科技企业、各类科技园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省直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的250多名代表将参加论坛。科技部尚勇副部长及福建福建省人大、政府、政协的相关领导将出席论坛。
  在论坛上,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将分别就“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资本与技术结合的投融资机制对产业创新的作用”、“我国区域发展新形势和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难点”和“自主创新,提高海峡西岸综合竞争力”6个方面进行精彩的演讲。
  演讲内容包括:台湾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升级的有关政策措施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对台湾的科技产业发展所作的贡献,及其创新机制;创新与知识经济、创新与金融支持间的关系,企业创新的重要载体,以及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应具的政策;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以及对策。尤其是有关专家提出的多方面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对福建省建设创新型省份很有指导作用。
  据悉,海西科技论坛今后将持续举办,每年一次,每年突出一个主题。举办方将全力将其打造成国家级的科技品牌论坛。
  以组织措施调配人才资源有力助推项目成果转化
  福建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将联办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专场
  在第五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期间,将由福建福建省委组织部和省科学技术厅联合举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专场”。通过组织措施,调配人才资源,有力助推项目成果转化,是这次活动最为独特之处,也是本届“6·18”创新之举。
  本次活动将于6月18日上午10 50在福州金山会展中心举行。国家科技部、福建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相关领导及各项目对接方代表将出席会议。
  据主办方介绍,这场签约专场非同一般,除了有签约的技术转让方和承接方(甲、乙方)外,还有签约的第三方(丙方)———促进实施方,就是项目所在地的专家服务团成员或县(市、区)政府领导。他们将帮助协调解决这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促进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签约三方将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确保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这是“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的首创,充分体现了福建省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积极发挥福建省委组织部的优势,组织专家服务团成员和县(市、区)政府领导,直接参与科技成果项目对接转化工作,既发挥基层政府部门的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又锻炼培养了人才。
  此次签约专场,由福建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共同组织签约的30个项目,是从今年科技展团组织的成果项目对接签约的103个项目中筛选出来的。其中:有15项是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这些项目中既有来自清华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也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等6个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目总投资约9.6亿元。加上其他签约项目73项,今年科技展团签约总金额达15亿元人民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