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7日召开的福州市外经贸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福州市去年外贸出口首度突破100亿美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度突破100万标箱,全年有142家外商投资企业建成投产,实现了“十一五”外经贸开门红。今年头两个月,又新批外资项目39项,合同外资1.95亿美元,同比增长41.55%;实际到资按验资口径1.09亿美元,同比增长67.28%;外贸出口16.6亿美元,同比增长31.27%;进口8.19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四项指标增幅均高于福建全省平均水平。
福州外经贸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突出表现在:
——外商投资企业对福州市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到去年底,福州市已开业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达2409家,当年实现工业产值1302.4亿元,占福州市同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28.8亿元的58.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8.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6.7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7.86%。
——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去年新批投资总额千万美元以上(不含增资项目)的外商投资项目共58项,投资总额20.07亿美元,合同外资8.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0.95%,占新批合同外资总额的57.9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戴克汽车项目去年12月通过了国家商务部审批,该项目总投资2.08亿欧元,合同外资8000万欧元(折合9711.2万美元),是福州市近年来获批的最大外资项目之一,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年产4—6万辆奔驰品牌轻型客车,对于推动福州市汽车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打造海峡西岸汽车产业基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利用外资的增长份额中,制造业提升凸显。去年制造业吸收合同外资金额达11.19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78.29%。其中机械制造业合同外资6.66亿美元,增长43.51%;轻纺业合同外资1.93亿美元,增长了10.51%;化工业合同外资1.34亿美元,增长了22.25%。在亚洲制造业论坛首届年会上,福州市入选“2006年中国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位列全国第五位。
——服务贸易业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商业零售领域对外开放继续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去年全市服务贸易领域合同外资1.49亿美元,同比增长6.28%。继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及神州数码、康城百货、天虹百货等项目陆续在福州市落户后,今年1月,世界500大企业美国思科系统、美国第二大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也确定在福州成立机构。
——对外贸易质量进一步提高,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成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成为福州市出口的主导产品,农(水)产品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机电产品出口53.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5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5.74%。
同时,培育出了一批出口名牌。目前,全市共有6家企业获得“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13家企业获得“福建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称号。飞毛腿等三家企业商标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对外贸易主体日趋多元化,民营企业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去年以来,福州市又有超过250家民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眼下,全市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超过1000家,居福建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