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头两月福建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同期上涨4.2%,比全国2.4%的涨幅高1.8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仅低于湖南居第二位。福建调查总队相关专家称,福建省CPI位次靠前的主要原因是,近期食品类价格上涨、部分服务项目价格涨幅较大,及去年基期价格较低。
数据:食品类价涨10%
记者了解到,1~2月福建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0%,其中鲜菜、肉禽及其制品类分别上涨17.9%和16.0%,鲜蛋、鸭、鸡涨幅最大,分别上涨29.8%、27.7%、23.2%。粮食类价格上涨10.0%,油脂类上涨12.0%,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5%。
福建调查总队相关人士介绍,1~2月福建省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1.3%,部分服务项目价格涨幅较大,如信件邮寄费同比上涨48.6%。服务项目中价格涨幅较大的还有,出租车价格上涨13.2%,家庭服务同比上涨14.2%,理(烫)发上涨15.6%。
原因:食品拉动3.6个百分点"
2006年福建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仅为0.8%,比全国平均上涨1.5%低0.7个百分点,涨幅居全国最低。为什么今年初始福建CPI涨幅位次如此居前?福建调查总队相关专家指出,食品价格上涨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6个百分点,是今年福建省CPI上涨的主要原因。
该专家还表示,食品类价格上涨主要受去年同期价格水平较低的影响,价格涨幅是测定价格变化的相对指标,其涨幅高低包含报告期和基期价格水平等因素。据了解,去年1~2月福建省气候较好,蔬菜产量大幅上升,鲜菜价格水平较低,而肉禽蛋价格因受2005年省外“禽流感”影响,去年同期也处于低价位,因此相比之下今年涨幅呈扩大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