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006年度消费维权十大难点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8
前日,记者从福建省工商局了解到,2006年度福建全省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系统共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46123件,比2005年增加了22022件,其中通讯器材类、烟酒食品类、服装鞋帽类、电信服务类、食宿娱乐服务类以高投诉量位居前列,一些往年投诉量不大的空调、农用生产资料、汽车、装饰材料、美容化妆品等成为新的投诉热点。据分析,去年消费维权领域存在10大难点。
  一是手机消费维权。与2005年相比,2006年以91.77%的增幅再次凸显手机消费问题的日益严重,如手机检测费用高,手机“三包”很多条款不完善、有缺陷,对商家无相应处罚措施等。
  二是电信服务消费维权。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费不透明问题、电信客户服务、数据通信业务通信质量、各类电信新业务的使用以及互联网服务等。
  三是汽车消费维权。汽车消费相应法律法规滞后,规范难;消费者专业知识缺乏,举证难;汽车质量缺陷无法取得公平的鉴定来进行举证。
  四是房屋消费维权。房屋质量问题专业性强,质量鉴定难,举证索赔难。
  五是农用生产资料消费维权。去年的农资投诉范围涉及面更广,种类更多。农民消费者保全证据的法律意识薄弱,因无证据,主张得不到支持;同时鉴定难、索赔难。
  六是高端平板彩电消费维权。在售后服务中,高端平板彩电的主要部件是不是适用1995年制定的“三包”标准,是厂商与消费者发生纠纷投诉的焦点,也成为维权的难点。
  七是网络“虚拟财产”维权。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于网络游戏的法律法规,更没有对于虚拟物品保护的法律依据,网络中的“虚拟财产”是不是个人的合法财产,是否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还没有明确规定。八是网上购物消费维权。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电子商务法规,网络购物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同样“缺位”。九是保险服务维权。消费者对保险知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旦遇险后才发现很多情况不在理赔范围或超过了索赔时效,导致不能理赔。
  十是速递服务维权。难在没有相应的规范进行有效地制约,部分速递公司经营不规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