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涉台文物家底基本摸清 共登记1076处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43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涉台文物将得到全面维修,尚未公布为保护单位的保证不塌不漏,重点保护一批祖籍在福建的台湾民众的祖祠、祖居和传统环境保存较完好的涉台村落。另外,福建省将建议国家全面启动福建省海峡西岸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经过两年的普查,省文物局已基本摸清了福建全省涉台文物的资源情况,共登记涉台文物1076处,其中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2处,市(设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53处。通过这些文物,很好地论证了闽台之间的“五缘”关系(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
【地缘】
远古人类活动相近
代表文物:万寿岩遗址、昙石山遗址、壳丘头遗址
闽台的地缘关系最深刻地体现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上。如台湾已知最早的、距今约3万年前的“左镇人”,与福建发现的“东山人”等史前人类生活年代相近。考古发现,无论是史前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还是他们的生活习性,闽台两地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血缘】
台湾移民闽籍者众
代表文物:宁化石碧村、南靖塔下村、王审知墓及祠、胡氏宗祠、连氏宗祠
清末成书的《安平县杂记》提到,台湾人口绝大部分是汉人,原住民仅占很小部分,而在汉人中,“隶漳、泉籍者十分之七八”。因此台湾与福建的关系特别密切,从而构成闽台血缘相亲的重要基础。
闽籍移民到台湾后,通过修族谱、建宗祠、以祖籍地名作为在台定居的名称等方式激励子孙勿忘故土。
【文缘】
闽文化在台传播广
代表文物:莆田湄洲岛、泉州天后宫、白礁慈济宫、东山关帝庙
由于台湾汉族人口以来自福建的居多,因此台湾文化深受福建影响,比如语言、民情风俗、民间信仰、民间戏曲艺术等都有相同之处。
此外,福建文化对台湾的强烈影响还表现在清代台湾的各级教职几乎都来自福建。台湾同样推崇闽学、崇奉朱子。
【商缘】
两岸经济互补
代表文物:蚶江对渡碑(即蚶江海防官署碑)、益源栈间、文兴渡、万寿塔
福建移民作为台湾开发的主力军,历史上不断把大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带到台湾,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由于闽台两地经济互补性很强,舟楫往返,互通有无,到清代形成了以“郊商”为特色的庞大贸易网络,留下了两岸共同繁荣发展的佳话。
【法缘】
多次联手抗外敌
代表文物:郑成功墓、施琅墓和府第、甘国宝故居、沈葆桢故居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我国一直对台湾行使管辖权和领土主权,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意对台湾的开拓经营。尤其自宋元以来,中央政府更加重视经营管理台澎地区,逐步建立各种行政、军事机构,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闽台唇齿相依,在历次反抗外来侵略中互相支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