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又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昨天晚上,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的元宵灯会盛景又出现在现代化的福州马尾,一年一度的“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两马”的数万名乡亲在马尾聚集,共同欢度元宵佳节。璀璨的花灯、缤纷的礼花、动人的歌舞、喧闹的人群将整个马尾变成一座欢乐的不夜城。
为增进两岸乡情,从2003年起,马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和马祖经贸文化交流联谊会就开始主办“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五年来,这项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以灯为媒,‘两马’同庆;扩大交流,增进乡情;加强合作,共谋发展”的主题不断得以深化,“两马同春闹元宵”已为马尾和马祖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
晚上7点30分,一阵阵热烈的威风锣鼓过后,一朵朵礼花带着祝福升起,如彩菊,似星雨,将夜空装点得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江滨路海关大楼前主会场,2007“两马同唱一首歌”元宵大型文艺晚会揭开了序幕。这台有300多人参加的大型晚会以全新的视觉、全新的手段进行演绎,让观众与演员互动呼应,台上是动人的歌舞,台下是频频挥舞的荧光棒和起劲的喝彩,现场气氛十分火爆。整台晚会集音乐、舞蹈、诗剧、杂技、多媒体等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突出了“两马”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两岸团聚,共度元宵佳节,开创海西美好未来,共建和谐家园的壮丽图景。由马尾、马祖两地合唱团120人合唱的《两马闹元宵》是晚会的重头戏,在美妙的歌声中,乡情、亲情、友情融合升华,感人至深。五彩缤纷的焰火在晚会中不时绽放,与歌舞节目相映成趣,将晚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8点30分,文艺踩街活动在锣鼓声中正式开始。此时,整个马尾已是万人空巷。由5部精美的彩车开道,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威风锣鼓、大头娃娃、腰鼓队、肩头戏等民俗队伍进行了精彩表演,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让人大开眼界。灯会是“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的重头戏。入夜,君竹路、港口路、罗星路、青洲路等主干道及道旁千家万户的门前窗外、建筑物外墙上披挂的串串红灯笼纷纷亮起,主灯区罗星塔公园万盏花灯齐放光明,宛若人间仙境。公园内分设七个灯区,以地坛灯为主,间以散点灯组、艺术花灯、异型花灯、氛围花灯。龙灯、宫灯、纱灯、花篮灯、棱角灯、蘑菇灯、蜜蜂灯、螳螂灯、走马灯等争奇斗艳。这些花灯分别出自福州、泉州、永安、四川等地的能工巧匠之手,其中最大的灯长达14米,高10多米,最小的灯不过0.3米。美丽的花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在灯前流连品赏,用相机、手机不停地拍照留影,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富有地方特色的马祖灯区更是人头攒动,“平安马祖风灯”、“望丁(灯)”、“金玉满堂”、“烧塔祈福”……福州百姓欣赏着一组组别致的花灯,仔细阅读展区里的介绍文字,不禁感叹:“原来马祖那边的很多习俗和我们这边一模一样。”
“两岸两马两小时,一江一海一心愿”,自“两马”航线开通以来,咫尺之遥的马尾、马祖两地民间交往十分热络,借着一年一度的“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两地民众共庆中国传统佳节,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大家的心贴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