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3日,海关总署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海关总署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重点支持,出台包括支持拓展闽台经贸合作和直接往来、支持海峡西岸扩大口岸开放、支持福建省口岸大通关建设、支持扩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等十项优惠政策。春节前夕,记者走访福州海关,了解相关政策落实进展情况。
有人情味的政策
2月10日,“两马”春运直航首日,在马尾海关旅检现场,来自台湾的陈先生抱着一箱台湾高粱酒高兴地对海关关员说:“这是我一家人带的量,正好每人四瓶,符合海关新规定。这次亲戚朋友可不会再说我们‘小气’了。”
原来,陈先生经常通过马尾—马祖直航航线往来海峡两岸。每次到福州时,他都想着给朋友带上几瓶台湾的特产高粱酒,可政策限制每次只能带2瓶,不够送。如今,这种状况得以改善,在海关总署出台的支持海峡西岸建设优惠政策中,规定自2006年11月1日起,马尾—马祖航线旅客,每位允许携带4瓶(总量不超过3升)。这项政策被称为“有人情味的政策”,陈先生就是受惠者之一。3个月来,进境的高粱酒数量因此上升了大约45%。为落实好有关优惠政策,马尾海关在旅检通关现场醒目位置张贴公告,在旅客通关和货物申报时主动宣传解释,还通过旅行社、报关行、贸易公司等中介宣传这些新政策。
为企业发展排忧
在采访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报关部经理龚凉红时,他开心地说:“海关总署支持海西建设发展的有关政策,直接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模具使用问题,我们可以争取更多的订单了!”
据介绍,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但该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遇到了难题:为捷联公司生产显示器外壳的配套厂家不能单独免税进口模具,而捷联公司进口的模具根据海关监管规定也不能调拨给配套厂使用,从而影响了捷联公司进一步扩大产量。
对此,海关总署在支持海西建设的系列政策中,明确“同意试行对捷联公司免税进口的生产模具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转移到上游企业生产捷联公司产品配套零部件专用”。
几个月来,捷联电子公司已通过审批模具减免税证明40份,共313套,价值627万美元。
加强区域通关合作
2006年12月22日,福州海关与南昌海关签署《区域通关合作备忘录》。此前,福州海关已先后与广州、湛江、黄浦、南宁海关签署备忘录。下一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将拓展到湖南、湖北、贵州、宁夏等省(区),区域通关合作已成为福建省推广海峡西岸大港口战略的主要优惠政策之一。
同日,福州、福清、泉州出口加工区通过由海关总署、财政部等九部委的联合验收,海峡西岸招商引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再添“金字招牌”。
据福州海关关长金时锋介绍,自《署省合作备忘录》签署以来,福州海关立即采取措施逐项落实。对符合政策规定、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进口的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生产设备零配件和原辅材料实行免税,对台小额贸易实行更加便捷的通关措施,在黄岐设置对台小额贸易海关监管组,对经由“两马”直航往来的台商自用生活用品按“邮包”业务实施监管。
在前不久召开的省外经贸工作会议上,黄小晶省长明确表示,海关总署出台支持海西建设的系列优惠政策,为福建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成为海西发展的强大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