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出席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9个设区市代表团和解放军代表团的代表认真审议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草案)》。
代表们认为,制定《纲要(草案)》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后,将成为福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具体行动,必将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福州、南平、三明、龙岩、漳州等代表团的代表们对《纲要(草案)》中构建海西建设“九大支撑体系”的基本框架给予了充分肯定。许多代表说,《纲要(草案)》既继续保留了“九大支撑体系”的提法,又对其内容作出适当调整和组合,更科学,更合理,适应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求。
对把优势独特的闽台交流合作作为“九大支撑体系”之一,代表们表示高度肯定,认为十分符合福建的实际。泉州代表说,泉州是许多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希望省政府继续支持泉州申报台商投资区,更好地承接台湾第三波产业转移。莆田代表认为,福建省应当把妈祖文化作为一个品牌,加强闽台深层次联系。
厦门代表认为,作为经济特区,厦门在落实海西“纲要”中肩负特殊的任务,要充分发展港口经济,发挥港口城市的核心作用、龙头作用。一位代表特别指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在纲要中占了一定篇幅,写得很全面,应该大力推动建立国家南方海洋科研中心,增强厦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海洋产业。
宁德代表说,海西战略是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海峡西岸人民共同探索的智慧结晶,《纲要(草案)》提交到省人代会审议,体现了人民决定重大事项的固有权力。他们认为,“海西”要发挥“海”的优势,闽东海岸线占福建全省三分之一,应有更大的作为。
审议中,代表们也对《纲要(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纲要(草案)》以后还要根据发展大局不断完善,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全面、科学、协调、持续地推动海西大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