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肆虐福建省沿海滩涂的互花米草,终于有了治理良方。19日上午,在当年最早试种互花米草的罗源湾畔,由福建兴华农林高新技术研究所和罗源县林业科技推广站研制出的“互花米草除控剂”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其综合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福建省有21万亩的滩涂被互花米草覆盖,互花米草的疯长致使滩涂中大量的生物窒息死亡,其枯烂的根茎又污染了海水和滩涂,助长了赤潮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1999年,在兴华研究所所长许华美的带领下,《治理滩涂互花米草与修复湿地生态研究》课题组历经7年的研究、数百次的试验,终于试验成功可以破坏互花米草根系的低毒除草剂。这种除草剂,除草率达99%以上,不会污染环境。许华美说,闽东近16万亩草害区,如果按每亩除草成本760元计算,只需1亿多元就可以根治草害。而除草迹地当年就可以恢复养殖,其效益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