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007:新农村建设四大看点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34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人们注意到,这次会议明确: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从这三个“丝毫不能”中,我们看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更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要继续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
  看点一:发展现代农业仍是建设新农村着力点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要通过着力强化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农业人才“三大支撑”,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构筑优质粮食产业、高效园艺产业、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新兴农业产业、农业服务业等,加快农业结构升级,拓展农业产业领域,构建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将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部门联手,先期扶持五大领域:一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二是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现代农业建设;四是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重点工程,如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秸秆气化工程等生物能源利用工程;五是利用境外土地和水资源实施农业“走出去”项目。
  看点二:提高农民素质成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发挥好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今后农业等有关部门将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力争五年内对一亿农民进行各种类型的系统培训。
  这些渠道主要包括: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
  看点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4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21.6%。其中农村社会发展的实现程度为33.1%,农村人口素质的实现程度为15%。
  对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确定,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保障。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进一步提出,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继续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
  来自财政部的信息显示,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逐步使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将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之一。“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将继续扩大。国家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和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将主要用于农村。
  看点四: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即: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投入办学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农”专家表示,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减人、减事、减支与发挥政府职能的关系,乡镇机构该履行的职责、该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逐步加强。加大对县乡政府的一般转移支付力度,落实和完善财政对村级的补助政策,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组织正常运转,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