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召开前,厦门市人大代表林秋红多次乘坐厦嵩航线,往返于厦门岛内与海沧新城之间。这条存在半世纪的航线,给她最大的感受是:“乘客太少了,亏本是肯定的,要是再不转型,和旅游相结合,就越来越浪费了。”
因此,这次人大会议她提出《关于改进厦门轮渡码头和海沧嵩屿码头轮船客运线路、班次,拉动海沧旅游商贸发展的建议》。
林秋红说,厦嵩航线在历史上是“水陆联运”。海沧大桥开通前,漳州总站的公交车要开到嵩屿,到岛内的乘客几乎都要乘船,那时候车票船票相连,因而称为“水陆联运”,当时乘坐的群众非常多。如今,海沧大桥开通了,公交车更加便利,这条航线的乘客大多是附近的村民。在乘客数量上,与“水陆联运”时期相比,已经大不如前。她经常看到船上寥寥几个人的现象,但是航班照样来回行驶。
林秋红说,随着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海沧新城在不断完善,夜景不错。站在厦门岛,远望灯火辉煌的海沧夜景,海沧湾公园绚丽多彩,很多游客都想到海沧看看。很多人来到厦门,就是因为厦门的大海,因此要充分利用这条“海上公交”所拓展开的旅游资源,对海沧的旅游产业起到推动作用。
林秋红建议,应该把岛内的人气、资源、设施跟岛外共享。航线从轮渡码头,经过旅游码头,吸引一部分游客,再到嵩屿码头。另外,增开鼓浪屿到嵩屿码头的航班,让游客感受鼓浪屿的韵味,同时也感受一下海沧新城的大气。(李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