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环保总局:全程控制废弃家电污染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41
近日,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为了从源头控制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废弃量,控制其在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了有别于日本、德国的由“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依法分担废弃产品污染防治的责任”原则。此技术政策无疑提高了防治污染的可操作性。
  市场无序造成二次污染
  在一些地区采访时曾见过遍地开花的电子垃圾回收拆解小作坊,其周围是污水横流,怪味冲天。不少企业抱怨:“非法拆卸的小作坊,为降低成本,通常不考虑环保问题。虽然在回收电子垃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大于贡献,这一行业目前急需规范管理。”南开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朱坦教授指出,废弃电子废物里还含有大量铅、汞、锡、镉、铬等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一些无资质的作坊式小厂处理方法落后,没有环保投入,处理过程中许多含重金属和含酸的废液进入土壤和水体中,焚烧产生的有毒气体被排到了大气中,给环境造成了百年都不能自然消除的污染。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极低,市场中绝大部分电子废物都是被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商贩收走卖给一些没有任何资质的拆解作坊。这些拆解作坊往往技术落后,对一些电子产品仍旧采用火烧、人工拆解的办法,造成了大量可再生资源流失及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是再生后的资源质量得不到保证。因为它只是拆解,从政策管理部门角度看,只要它没有排放污染就无法进行干预。
  据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不正规的回收处理厂家因为技术和设备的不到位,在加工废电器时无法对产生的废水、废渣进行有效和符合环保要求的处理。而电子产品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如果不能在加工时及时处理,其危害甚至比直接把废品扔了还要大。而且焚烧所产生的二口恶英是一种严重的致癌气体,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技术政策规范市场行为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些年,我国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淘汰量的逐年快速增长,发达国家“洋电子垃圾”在我国沿海一些省份的非法进口以及以家庭作坊为单元的分散、落后的电子废物处理方式,给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技术政策》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它的发布将对未来我国电子废物的处理处置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据介绍,在关于电子废物处理方式方面,目前大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采取日本的消费者责任模式,另一种是采取德国的生产者责任模式。我国实行的是“制造商责任制”与“全过程管理”两大原则有机结合在一起,采用以生产制造环节为主、销售和消费各个环节都有义务的思路,建立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技术政策》一是为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尤其是电子电器产品环境设计标准,废弃产品拆解、再利用和处置的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二是为未来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处理提供了可选择的、适用的工艺和技术,使电子废物的处理有规可循。同时,也明确了对于时下普遍采用的落后工艺和技术应坚决予以淘汰,禁止露天或使用无环保措施的简易焚烧炉焚烧;三是为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处理行业污染防治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指明了方向,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天津大通铜业有限公司宣传部门表示,企业一直盼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因为国家政策可以推动电子废物回收利用企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由分散处理转向集中产业化处理、由低水平逐步转向高科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