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保护“海丝”遗址 别让目光短浅的人破坏文物

来自:海峡都市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82

  海峡都市报连日刊发的《清朝世界首富古迹面临被拆迁》(详见本报2月24日A8版)、《岳口石牌坊等海丝古迹亟须保护》(详见本报2月27日A1版),指出不少“海丝”文物古迹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昨日,在漳州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抢救、保护和修缮漳州“海丝”文化遗址被提上议程。在昨天下午分组讨论上,委员们各抒己见对此事展开了讨论。

  在第8组,民进、文艺、体育的小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杨丽华对本报高度关注漳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表示赞扬,“媒体在保护工作中起很大的作用,比如龙海潘厝老宅,已经拆除很多间了,后来《海峡都市报》跟进报道,现在拆迁工作终于暂停下来。”她提议,要充分发挥媒体保护漳州文物古迹的作用。

  本次政协会议,身为漳州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的杨丽华委员提出了《关于保护龙海角美潘厝古民居群的建议》。她认为,潘厝村的古民居群是十八世纪世界首富潘振承的故居,规模庞大、保护完整、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符合“海上丝绸之路”、“闽系红砖传统建筑”申遗条件,建议责成相关部门停止拆除潘氏古民居群;龙海市政府特事特办,立即将该23座潘氏古民居群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将23座潘氏古民居列入申遗名单。

  杨丽华说,目前一些人目光短浅,为了发展房地产,破坏文物,简直不可思议。大家为何不把目光放远一点,开发好文物带来的效益绝对要大于房地产的开发。她对记者说,地方在搞拆迁规划的时候,应有“文物保护”的概念,在规划的时候应该和文物部门沟通好,让文物部门提前介入。

  刘小龙委员认为,目前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些人为了要建商品房,卖地、拆除文物古迹,一些保护文物古迹的人反而受到打击。而到最后,那些破坏文物的人,也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此,保护工作就比较难开展了。他认为,应该明确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制定相关规定,然后提交到人大表决,以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