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福建银监局在福州召开上半年福建银行业监管情况通报会,通报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提出下半年工作要求。省政府陈芸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福建省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会议强调,福建省各银行业及各级监管部门要认真把握宏观调控新形势新要求,继续积极呼应和融入“海西”建设大局,加强银行业风险监管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促进福建经济和银行业健康发展。
与福建全省经济发展相适应,上半年福建银行业总体运行平稳,各项存贷款快速增长,不良贷款持续双降,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稳步协调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存贷款快速增长,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信贷投放和结构与市场有效需求基本相适应,支持“海西”建设力度加大。6月末,福建全省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639.48亿元,增长21.05%,同比上升7.6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000.37亿元,同比多增401.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286.22亿元,比年初增加892.02亿元,增长18.36%,同比多增247.28亿元,较好地支持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信贷资金需求。二是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强。不良贷款抓降取得新成效,余额和占比连续三年半实现“双降”,资产质量位居全国前列。6月末,福建全省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259.68亿元,比年初减少14.5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61%,比年初下降1.08个百分点。三是经营效益显著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福建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增长显著,前6个月共实现利润总额66.22亿元,同比增长54.95%。四是资本约束进一步强化。资本在银行业务发展中的约束和调整作用开始显现,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有所提高,拨备缺口逐渐缩小。五是内控建设进一步加强。防范操作风险长效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案件专项治理形势有所好转,发案数、涉案金额和风险金额同比实现“三下降”。六是银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机制改革有序展开;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继续推进,已全面完成央行专项票据的申购工作,63家统一法人社获准筹建或开业,南安农村合作银行已向银监会申请开业。七是金融创新进一步活跃。小企业贷款业务“六项机制”建设逐步推进,为公众理财等新业务全面推开,邮储存单小额质押贷款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参与建行总行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
福建银监局提出,下半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继续按照年初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抓好贯彻落实,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促进福建银行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一是完善金融服务,支持“海西”建设,实现良性互动。在贯彻落实好宏观调控政策,掌控好信贷闸门,管控好信贷风险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各银行(各公司)实际和“海西”建设大局,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通过统筹大小企业金融服务,统筹城乡金融服务,加大有效信贷投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福建银行业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在发展中化解风险,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要适应项目带动战略,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支持支柱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开展企业贷款业务,支持小企业合理金融服务需求,从理念、机制、体制上进行全面更新,采取有力措施,将“六项机制”创新真正落实下去;综合发挥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的支农作用,继续加大服务“三农”力度,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二是改善风险管理,继续提升资产质量。要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入手,坚决遏制不良贷款的反弹。对新发放贷款实施全方位、全过程风险控制,防止新发放贷款发生劣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探索多种化解和盘活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三是加强内控建设,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继续加强内控建设,构建防范操作风险的内部防线。要设立独立的合规部门和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合规人员,实现外部监管与内部合规的互动。构建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加大内控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实现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环节和要点的有效覆盖。四是深化银行业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带动福建银行业整体进步。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上下联动,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探索“流程银行”建设,形成系统的业务流程重组方案。根据银监会批准的邮政储蓄银行筹建方案,扎实做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分支机构的前期筹建工作。在确保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社的组建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统一法人组建步伐,扎实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改革促进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
各省级、福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福建银监局、各银监分局有关领导共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经贸委、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证监局、福建保监局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会议。